易方达科翔成立16年,年化收益率20%,复权后累计净值增长率1855%!看到这组数据的您是否会惊叹、好奇它是如何做到的?
据叨姐所知,一只基金,一年获得20%的收益不算难,连续五年获得20%年化收益也有遇到,但若连续十几年获得20%的年化收益,实属凤毛麟角,以价值投资闻名世界的股神巴菲特长期收益率也只有20.5%。
叨姐翻阅历史资料发现,易方达科翔(110013)为一只“封转开”基金,“封转开”之前就有十分优异的投资业绩。从2001年5月25日该基金成立到2008年11月12日,其收益率达342.31%,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4.38%。
科翔封转开之前历史业绩,见下图:
易方达基金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11月13日到2017年9月30日,易方达科翔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累计净值增长率达342.31%,远超基金业绩基准,同期上证综指上涨80.14%。
科翔封转开后业绩,见下图:
据叨姐了解,“封转开”之后的易方达科翔股票仓位限制为60%到95%,投资理念是“投资于分红潜力较大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资本的长期稳健增值”,投资红利股的资产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该基金不仅牛市中业绩领先,熊市中亦进攻性不减。2015年牛市中,该基金业绩91.23%,2013年震荡市中,该基金也取得了23.81%的不俗战绩。
说到这里,估计会有投资人问:累计净值增长1855%这么大数据从哪里来的?
叨姐是从这篇《连续16年年化收益20% 易方达科翔的“长跑”奇迹》文章看到的,文中提及“在成立16年的时间里,易方达科翔取得了骄人业绩,复权后的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1855%,年化收益率20%。”这个统计维度也可以,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贾志表示。
易方达科翔是如何做到的?
叨姐认为,一只基金的业绩优秀与否,与产品设计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靠谱的基金管理人。自2014年5月上任至今,易方达科翔的现任基金经理陈皓加入易方达基金超过10年,研究功底深厚,投资经验丰富,现在还担任易方达基金投资一部的总经理。
不仅易方达科翔业绩表现优异,由陈皓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易方达平稳增长业绩长期表现优秀。金融界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16日,陈皓自2012年9月任职以来,5年的时间里为该基金获取的总回报率达163.45%,年化收益率超过20%,并多次获得金牛基金称号。
陈皓是复旦大学硕士,在管理基金以前,主要从事机械和军工行业的研究工作,偏中游的行业属性使其对上游和下游的产业链均有所涉猎,并对宏观和微观领域均保持洞察。因此,回溯过去几年的持股历史,陈皓的投资组合范围相对较广,个股集中度并不高,能够较好地把握行业之间的轮动,形成相对全面、辩证均衡、业绩稳定持续的投资风格。
在个股的选择上,他更关注高速发展行业中相对还较小的成长股,力争抓住中小企业市值增长最快的阶段,不太喜欢重仓热门的白马股。同时,管理组合时,注重攻守平衡,选择市值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即利润兑现满足确定收益,估值弹性带来超额收益。此外,对管理层的价值观的考察也是必要因素,他认为,实业不比资本市场,等待和曲折是难免的,考验的不仅是水平,也是心态和信念。
好业绩来自于公司理念和投研实力
易方达科翔在16年的运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持续稳定、优异的业绩。这份优异来源于易方达“执着于长跑中胜出”的公司理念。
易方达主动权益投研团队十分强调研究的前瞻性和准确性,用制度化、流程化、系统化的方法,深度挖掘投资品种的内在投资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了强大的研究支持。同时,不同风格的投资团队能独立运作,不同层级、不同团队之间能整体协同,并坚持“投资导向,研究驱动”,实现投研贯通及无缝衔接,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投资结果。有效的激励政策和严格的考核制度能使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同时,公司也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实现了对投资的全程控制,为投资保驾护航。
基金代码 | 基金名称 | 今年以来收益 | 费率 | 操作 |
---|---|---|---|---|
110013 | 易方达科翔混合 | 32.72% | 购买定投 | |
110001 | 易方达平稳增长 | 25.52% | 购买定投 |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