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回顾:沪指11连阳,中小板突破60日线
大盘开年11连阳放量上攻,走势较为强势。短期看沪指已经超涨,反映在交易面就是涨幅和量都在萎缩。不过中长期看,大盘已经突破60日线,或进入一段多头趋势。市场结构也出现一定变化,中小板放量突破60日线,或开始进入多头空间。由于其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从空间修复上有一定动力。板块方面,出现了除权重、消费白马以外的新热点。不论区块链、燃气、芯片上涨的持续性如何,可以看到的是之前热点模糊、轮换过快的趋势出现了一定改观。
但操作上,在流动性仍偏紧的大背景下,短期上攻态势仍是有分化的震荡上行,题材转换也依旧较快。2017年12月29日以来,全部A股中有66%实现上涨,而本周全周/周五当日的行情中,上涨的个股数量为全部A股的35%/33%,动能出现分化。所以目前,还是坚持分化行情、强者恒强的主要逻辑,谨慎对待弱势板块。
板块走势上,大消费领域的家电、食品饮料继续涨势较好,而业绩有支撑、估值有空间的房地产、金融也涨幅居前。区块链概念炙手可热,但数家业务相关公司公开表示,区块链技术依然处于早期阶段,尚未有成熟产品或带来直接业务收入。
本周重要数据及事件
2017年CPI同比增1.8%,通胀可控;PPI同比增6.3%,结束5年下跌
2017年12月CPI同比增1.8%,预期1.8%,前值1.7%;PPI同比增4.9%,预期4.8%,前值5.8%。2017年全年CPI同比增1.6%,前值增2%,此前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PI涨幅预期目标为3%;PPI同比增6.3%,结束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前值降1.4%。
汇丰晋信研究部总监、动态策略基金经理郭敏点评:蔬菜和油价推升通胀预期。12月CPI环比0.3%,尽管低于季节性规律的0.5%,但分项数据食品(寒冷天气拉升食品价格)和油价的拉动已开始显现:食品中的蛋类和鲜果价格环比均超出季节性规律;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受国际油价影响上涨明显。
PPI同比回落,但环比不弱。2017 年12 月PPI 同比较11 月下滑,主要是受到基数因素影响。环比0.8%不弱,较11月的0.5%仍有所上升,背后的原因来自于,油价上涨及供暖季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2017年PPI大幅上行并没有对CPI构成上行压力,CPI一直维持低位,中枢的通胀水平在1.5%左右。核心原因,在于CPI分项中食品价格的拖累,特别是其中猪肉和蔬菜价格同比负增的影响。我们认为2018年食品项对于CPI的拖累会收敛,石油价格已经处于上行趋势,再加上PPI向CPI非食品项的传导,通胀预期抬升,我们预测2018年的通胀中枢会抬升至2.5%以上,并可能在1季度迎来通胀压力最大的时刻。但突破3%压力位的概率较低,整体通胀压力可控。
同时,基于宏观需求小幅放缓的判断,我们预计2018年PPI同比增速将呈现回落态势,2018年底大概率会回落至2-3%左右。
2018年宏观来看存在经济下行风险,GDP增速相比2017年将小幅下行,但目前一致预期认为市场下行风险不大。制造业企业增速会提速,并且消费对于宏观经济拉动作用会上升,注意基建投资的下行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