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的五种“死法” 看他们怎么亏钱的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钱生钱

  2016年开年,A股以股灾形式给大家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无独有偶,港股紧随其后来了个股汇双杀。而国际上欧美股市也没好到哪里去,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纷纷进入熊市周期。

  投资者对亏损大都司空见惯,但总有一种信念:投资大师们,能逃过股灾吗?

  其实投资大师也是人,如果能逃过股灾,那就不是大师了,而是大仙。之所以称之为大师,是能从容的面对股灾,让资产在股灾中尽量少受损失,并且在之后的时间里赚到更多的利润。

  不过,大师也有栽跟头的时候,我们今天就看看大师们都是如何亏大发的。

  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失败原因:抄底。现在有这么一句话:熊市抄底和牛市逃顶是一样的愚蠢。因此,既然现在股市处于熊市周期,投资者还是多看少动为宜,实在忍不住,基金定投是个不错的选择。这肯定比整天盯着赚不到钱赔了时间要强百倍。

  另外一个例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当时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失败原因:认为优秀企业可以穿越周期不计价格买入。这几乎成为“价值投资”的误区。诚然,有一些“特别好”的股票,大势下跌他跌得少,大势上涨他涨得多,但是,有几个人能抓住这样的公司并且长期持有呢?往往是,大家都认为10倍估值非常低,可熊市可以把10倍估值的公司跌到5倍估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熊市还是做熊市该做的事儿吧。

  大家都觉得索罗斯牛,他老人家也有栽跟头的时候。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罗斯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崩盘,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崩盘了,日本股市却坚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当年损失了32%,与他唱反调的孔逸夫却让科尔基金赢利了70%,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亏损了。索罗斯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索罗斯的失败原因是:投机,对赌。

  香港有个知名股评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港股达到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他认为可以抄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1973年股市泡沫的43元一直跌到5.8元。老曹全仓买入。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失败原因:全仓买卖。资金管理太重要了,风控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来一个民间高手徐兴博。徐兴博年近半百,是南京市一家药材公司的普通职工。1992年,我国证券交易市场还刚刚起步,许多单位和个人在这片领域里淘一桶金。徐兴博的确在这里面淘得了第一桶金,凭着丰富的投资经验,不管股市如何涨跌,他总是能及时嗅出大盘行情,事先做出调整,让自己的投资稳定增长。2001年10月,形势急转,而他仍认为能像以前那样安然度过低谷,接受委托资金超过100万元。2005年6月,沪指跌破1000点大关,一夜间回到了13年前,徐兴博和朋友委托给他炒股的财产,在这次大跌中损失殆尽。失败原因:加杠杆,借钱投资。

  投资者是不是从以上大师的亏损中嗅到了自己的味道?而且不止是一种味道,甚至有的投资者会嗅到五种味道——熊市抄底、自负买入、投资对赌、全仓买卖、借钱杠杆。

  多说无益,祝投资顺利。(文/博闻)

关键词阅读:投资大师 亏钱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