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判断的一些参考

  开年以来尚不足1个月的时间,上证50指数就已经累计上涨了超过10%,再加上去年全年25%的涨幅,相信有不少人开始感慨是不是牛市已经悄然来临了,要知道自上证50指数发布以来,上一次的连续两年上涨还要追溯到2006-2007年,那可谓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全面牛市。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的观察到,不少消费、周期板块的个别股票更是在2015年A股的一次大幅调整以来收获了极其惊人的涨幅,毫无疑问带动了包括食品饮料、家电等传统行业,上证50、沪深300等权重指数的不断攀升。但截至目前,对这一轮行情进行“牛市”断定似乎还是少了些什么,就拿以新兴成长板块为代表的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来说,它们相比2015年的高点而言目前仍处于腰斩的位置,始终缺乏有力反弹,更难言收复失地。

  那牛市的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在判断一个市场是否处于牛市状态时,更多的会去关注它最近一段时间的价格走势,即是否呈现出明显的价格持续上涨或是大涨小跌、总体运行趋势向上的情况。但股票市场往往存在着风格分化、板块轮动的现象,这就使得我们总有机会在A股市场中寻找到至少一个存在着明显上涨趋势的行业或板块,比如2013年的创业板和2017年的上证50指数等。这样来看单纯以个别指数或行业作为标准,来对市场状态进行牛熊判断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我国股票市场风格差异明显的基础上。

  为此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是“赚钱效应”,它指的是排除掉股票市场自身的波动规律外,股市的持续向上依然能够吸纳源源不断的资金进来抢夺筹码、抬高价格,甚至是鼓吹泡沫。虽然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这属于非理性的交易行为,但作为是否是牛市的判断标准,却卓有成效。比如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关注一些诸如市场成交量、新增开户数、两融余额等表征市场投资活跃度的指标,这样就可以分辨出市场的上涨是否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追捧。

  另外,从估值分析的角度来看,股票的价格还可以由它的估值水平和盈利能力来决定。在估值水平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利润的增长可以推动价格上升;而在利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价格的持续上涨则主要由估值水平的抬升来解释。因此在我们观察到一波牛市来临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去研究究竟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还是市场估值的修复。当然,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二者来对市场的牛熊状态进行验证,进而为下一步的操作提供参考。(本文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数量化投资部 王联欣)

关键词阅读:牛熊判断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