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峰:强化制度供给 推进公募与养老金第三支柱融合发展

  胡立峰:强化制度供给 践行专业运作 推进公募基金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融合发展 ——《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的系列点评第一篇

  编者按: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点评,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署名点评文章中提到:“公募基金如何对接养老金的第三支柱,养老目标基金是其中的“桥梁”,但要让这桥梁发挥作用,让养老目标基金有别于其他公募基金、其他公募FOF,还需要在封闭与税优上形成清晰的规定。”

  2018年3月2日晚上,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举国欢庆元宵佳节之际,中国证监会给市场送出重要礼物——《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正式发布,并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是公募基金进入20周年之际,监管部门对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强化制度供给,践行专业运作,推进公募基金与养老第三支柱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政策。对比2017年11月的征求意见稿,此次正式发布的指引整体上变化不大,在体系、原则与规则上基本没有变化,在具体操作细节上有紧有松、有严有宽的适度调整。主要有以下特征:

  1、明确养老目标基金的产品类型与FOF特征。长期以来,我国公募基金发展重要经验就是在基金产品上有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界定。《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对基金产品的投资方向、投资范围、投资比例等有法律法规规定。在日常工作中,监管部门又以指引等规定对基金产品类型与特征做进一步的细化。此次以指引的形式明确养老目标基金的产品类型与FOF特征,相当于新增了一个重要的基金分类。尤其是基本上把养老目标基金确定为FOF,在之前的FOF指引基础上进行扩展,有助于整体上控制养老目标基金的风险,也是务实与现实的做法。在近期,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将讨论新增“养老目标基金”基金分类,计划在一级分类FOF里面的二级分类以及三级分类中新增养老目标基金分类。

  2、明确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策略,目标日期策略与目标风险策略两大主流策略成为首选。长期以来,我国公募基金投资策略丰富多彩,在如何满足养老需求的投资策略运用上,也是多元化发展并观点不一,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投资、研究与评价各方也是众说纷纭,很难形成统一。此次监管部门将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策略基本限定在目标日期策略与目标风险策略上,有助于全行业聚焦主流成熟、国外反复证明行之有效的适合养老的投资策略。先易后难,先从主流、成熟的养老策略起步,逐步积累经验与教训。这比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后再总结出适合的投资策略,更加经济实用,也减少中间的波折。目标日期策略与目标风险策略的基本原理,在后续文章中我们会做详细分析。

  3、明确养老目标基金的中长期持有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公募基金短期申购赎回较为频繁,尤其是销售机构有动力推动投资者申购赎回,表现为股票方向基金长期业绩与年化业绩都不错,但投资人往往是中间阶段性持有,或者无法适应其中的波动,或者受销售机构引导而频繁进出,最后的结果是“股票基金长期业绩不错,但持有人赚钱不多”。从数据看,申购额与赎回额都非常大,但最后的存量基金份额并不大。尤其是股票方向基金,过去几年规模“滞涨”,虽然首发不少基金,但赎回更多,无法形成稳定与持续的保有量。为此,养老目标基金在持有期限上做较为严格的限制。首先由目前开放式的每日申购赎回改为定期开放,定期开放的最短期限限制不短于1年,也即持有养老目标基金,至少要持有1年以上。

  4、子基金标准放宽,运作时间与最低规模放宽,取消3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要求。在普通基金方面,和征求意见稿的运作满3年且最近3年平均季末基金净资产应当不低于3亿元相比,正式稿是运作满2年且最近2年平均季末资产2亿元,较大幅度放宽了准入标准。在指数基金、ETF基金和商品基金上则没有变化。正式稿取消了”最近3年业绩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要求,这一点比较关键也容易引起争议。根据基金2017年上半年报,按照2017年6月30日为数据截止日期,有过去3年业绩数据的2125只基金(交易代码),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是1554只,占比73.13%,有571只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占比26.87%。公募基金是否要严格按照基金合同中约定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投资运作,一直在行业内部有广泛的争议,也有比较大的歧义,此次正式稿干脆删除这一条。虽然指引删除了业绩比较基准的考核标准,但这个标准在实践中是考察子基金风格特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5、管理人标准提高,增加3年平均规模200亿元的定量标准。和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增加了最为关键的量化标准:最近三年平均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含货币市场基金)在200亿元以上。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满足公募管理时间2年且剔除货币市场基金的过去三年平均管理规模200亿元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总共是65家,占2017年底有正式管理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122家的53.28%,有5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在管理规模上不达标。当然这些是截止去年底的数据,随着2018年3月末的最新季度发布后,预计达标的基金管理人日益增加。在计算管理人管理规模上,剔除货币市场基金,也反映了监管部门与行业发展的导向,即注重基金管理人的中长期资产管理能力。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纳入央行M2统计范畴,货币市场基金的现金特征日益突出。

  6、基金经理标准放宽,扩大人才选拔面。正式稿删除了征求意见稿的“养老目标基金的基金经理应当在本公司担任股票型、债券型或混合型基金经理 5 年以上”的规定,这个规定比较严格。正式稿改为“具备5年以上金融行业从事证券投资、证券研究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研究评价或分析经验,其中至少2年为证券投资经验”,这样符合条件的人选数量至少扩大几十倍,有利于从基金行业、证券行业广泛选拔人才。基金公司的投资与研究部门、证券公司自营部门、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研究部门、基金评价机构等人员都可以纳入后备选拔人才中,不过增加了2年的实际证券投资经历的硬性要求。

  公募基金如何对接养老金的第三支柱,养老目标基金是其中的“桥梁”,但要让这桥梁发挥作用,让养老目标基金有别于其他公募基金、其他公募FOF,还需要在封闭与税优上形成清晰的规定。养老目标基金如果不进行较为严格的封闭运作,很容易与普通开放式基金没有区别,仍然受制于市场情绪、市场波动等干扰,投资人很容易偏离养老金产品投资初衷,变为普通的基金投资。如果在封闭期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在认购、申购、赎回费用上给予优惠,不在税收优惠上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也很难吸引投资人投资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基金在对投资人流动性作出严格限制后,建议比照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在税收优惠方面给予一定补偿,也是对投资人中长期持有养老目标基金的鼓励。

  或许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养老事业的重视,随着养老金第三支柱破题日益临近,公募基金行业率先推出养老目标基金,经过一段时间试点运行,对养老目标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应有之意、水到渠成之事。

表1:符合子基金标准的基金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关键词阅读:胡立峰 养老金第三支柱

责任编辑:仇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