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基情燃烧的岁月:那些银行排队买基金的日子

  【编者按:二十年筚路蓝缕,二十年风雨兼程,俯仰之间,公募基金已步入弱冠之年。值此公募诞生20周年之际(1998-2018),金融界发起“见证者说-我的20年征文”,诚邀您分享在公募基金陪伴日子里的难忘经历。】

  忆基情燃烧的岁月

  06年下半年我应聘到一家国有银行工作,刚一上岗,就是“基民在银行排队买基金”的日子,您无法理解广大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就像您无法理解股市任性的上涨一样。热播剧《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在采访中甚至认为10000点不是梦!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做为一个销售基金十多年的基层银行员工,我想带您回顾一下06-07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那是多少基金投资者最难忘的时光,基金销售之火爆,上涨跨度时间之长,是这十年之间再也没有过的……

  如果您没在06年买过基金,您是绝对想象不到购买流程有多么繁杂!那时买基金的方式还是很单一的,都是在各大代销银行排队购买,办理流程相当繁琐。例如客户在我行购买建信恒久价值基金,首先需要在我行开立基金账户,办理两张卡,一张卡是储蓄卡,用于交易资金的转入转出,另一张卡是基金卡,用于基金的购买、赎回等一系列交易。然后再开立建信基金的管理账户“053“,最后在基金销售中输入基金代码”530001“才能完成这只基金的申购。

  购买基金前还要先查看销售额度,销售前明明有几百万额度,真正销售时往往就没有了,好多客户刚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了,还没操作到购买阶段,额度就没了,再选另一支基金吧,还没考虑完,额度也没了。头天看好的基金第二天去买时,发现暂停申购了也是常有的事。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您绝对无法想象基金投资者的购买热情有多么高涨!代销银行里人山人海,没有一丝缝隙留给阳光照射进来;身处其中,耳边都是声音,您却捕捉不到一句清晰的话语;证件掉在脚边,弯腰即可捡起,您费尽周折这腰却始终弯不下去;无数渴望财富的双手伸向狭窄的柜台窗口,被柜员接了委托单的人像是中了头彩,手舞足蹈、语无伦次,好像财富已在手中;身后的人拼命扭动身体争取下一个好点的位置,离财富更近一些;再往后的人左顾右盼、垂头丧气,只能随着队伍一步一步往前挪。长时间的排队让人逐渐变得焦燥易怒,偶尔也会产生矛盾发生口角,但是大家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因为聪明的投资者明白这个节骨眼买到基金实现财富梦比打一架出口气要划得来。 这样的队伍一直要到下午三点才会消失不见,然后周而复始,一直到悲催的ODII基金发行才真正的沉寂下来。

  如果不是一个销售者,您无法见证我们的基金投资者成长有多么迅速!刚开始的投资者连基金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会问你,“我买基什么金”,或是“我就是要买基金没有额度我不管,那是你们的事…..”,不过仿佛一夜之间他们就什么都懂了,比如,有一支基金暂停申购,我们很遗憾的告诉这位投资者,他却胸有成竹地说“你看看它暂停定投了吗?没有的话给我定投一万,定投日设为后天吧!”后来我们发现真的管用!慢慢的他们还懂得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的分类与优缺点,并且知道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点进行同一基金公司内不同类型基金的转换;他们会坐在营业大厅内耐心地等到14:55分根据当天股市涨跌来确定基金是否赎回;如果两个基金投资者发起飚来,会从国际形势、国内市场一直聊到基金重仓股的优劣、未来走势,会对这只基金造成如何的影响…..,如果不是后来的大熊市,他们几乎就赢了!

  转眼之间,十年过去了,十年前的公募基金还是少年,那么现在的公募基金已是壮年!12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近5000只基金给了我们基金投资者更多的选择,FOF基金的横空出世更是带给我们更多期望,我相信公募基金能承担“代客理财”的重任,做好资产管理,为我们投资者创造稳健持续回报。

  姓名:孔祥坤,山东枣庄,某国有银行普通员工

  (本文参加金融界网站“见证者说-我的20年征文”活动,由孔祥坤投稿。也许您曾经追涨杀跌,套牢割肉,也曾经小有收获,满载而归。然而,铅华洗尽,始见真情,感谢您一路走来,不离不弃。来吧!说出您的20年,我们有“ 酒”,只等您讲述基金投资那些难忘的事儿。来稿主题“见证者说-我的20年征文”,可发送文章至fund@jrj.com.cn邮箱,参加征文投稿。文内注明参选者姓名、电话、通讯地址等。)

  【往期回顾:公募20周年见证者说征文精选】

  杨德龙:公募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10年仍将领跑大资管

  郭施亮:我们期盼的机构化时代到底何时到来?

  董登新:养老目标基金有四大战略意义 公募20岁的贺礼

  从屈指可数到数量泛滥 从宝宝出生到下折腰斩

  定投虽然不能停 高潮来了要止盈

  我的基金启蒙老师——余额宝

  杜坤维:机构抱团持股让市场大涨大跌 短期化考核制度要改

关键词阅读:公募20周年 基情燃烧 买基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