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中产阶级现状一览!你还认为你是中产吗?

  来源:海外产业联盟

  1.家庭收入多少才称得上中产阶级?

  “中产”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一般来说,中产阶层被看做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促进一个国家消费与内需的重要群体。因此,这一阶层的状况往往被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缩影,广受关注。近日,《日本经济新闻》网站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八成“新中产”感觉生活变好了》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新中产阶层切实感觉到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所谓的中国新中产阶层,日本博报堂将其定义为家庭年收入在10万到20万元的富裕中产阶层。

  关于中产阶层的衡量标准,其实是见仁见智,就像有网友说,

  “家庭收入10-20万,算什么中产?关键是可支配性家庭收入,确切地讲,扣掉房贷、教育、医疗、保险等必须的支出以后,用于改善生活品质的支出有多少?”

  今年上半年也出炉过一份关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标准,认为月收入在45202元的家庭才是中产家庭,也即家庭年收入在54万元以上。所以我们也不深究这些数据是否真的准确,因为不同的调研机构、不同的参考指标,调研结果总会有所偏差,只是“收入稳定丰富,未来可预期”显然是所有调研都认可的中产阶层的最大特征。正因为这项特征,中产阶层往往也是多数人都希望自身能够达到的状态,不过根据马云在阿里巴巴加拿大中小企业论坛上提供的数据,中国当前有3亿中产阶级。与14亿的总人口数相比,中产阶层显然尚属少数。

  2.美国的中产阶级车是标配

  中产阶级的提法来自西方,在美国,最早对中产阶级做出学术界定并分类是在1951年,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中产阶级的界定有不同的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美国有25%---66%的人口可以划分为中产阶级。后来的学者还对中产阶级群体进行了细分,比如上层中产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虽然各个学者对中产阶级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根据家庭年收入、从事的职业、教育程度来划分的。受过大学教育是中产阶级的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这只是对中产阶级划分的一个学术标准,可以说到现在美国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唯一的标准,比如在去年的减税大战中,民主党人认为20万美金以下的为中产,共和党人认为则认为低于$131,450的才为中产。

  也有将25万以下划分为中产阶级(其中15万以上为上层中产),25万以上为富人(约占人口的5%),40万以上为超级富人的(占人口的1%)。

  美国的中层阶级占到一半或者65%(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因此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消费的最大群体,进而他们生活是否稳定对社会是否稳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美国的中低收入者例如工人阶层、穷人群体在税收、福利方面都得到政府的救济和帮助。

  至于中产阶级的生活似乎也有一定的标准,一栋房子,一到两部车,甚至一两只宠物是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最生动的描述。不过车在美国并不是有权、有钱人士的专属,而只是必备的生活工具,因为在美国除了大城市外,并没有我们国内品种齐全的交通工具,而且美国人大都喜住郊区,因此拥有车辆是生活必需品。除了超级富豪,美国人买房都会贷款,包括美国现在的总统和副总统,除了他们习惯今天花明天的钱以外,还因为贷款的利息可以减税,而且一但国家大的经济环境不好,政府会出台一些救助屋主的政策。和国内那些富裕中产家庭个个拥有几套住房,热烈购买奢侈品不同的是,美国的富裕中产更在意的是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比如海外度假、在花园里建游泳池,购买船舶等。在美国中产阶级都有还款的压力,而且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失业,在国内的国有单位、机关上班一般只要无重大道德或职业上的大差错,可以在一个单位混到退休,而美国除政府外几乎都是私人公司,工作不努力可以让你走入,银行上班的,出过几次差错的,考核老在后面的也得走入,还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雇员工。失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有没有储蓄缴纳贷款的,几个月后银行就会拍卖房子。所以综合来讲,美国的中产阶级在医疗、教育费用上,不太有后顾之忧,他们不用为还没有将来的疾病和未来孩子的教育拼命攒钱,没有那种因为没有一定存款而心里恐慌的感觉。他们也没有抚养老人的负担,虽然美国的养老体系和西欧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绝大多数老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保险金,老人医疗保险等,而且美国的老人很多70多岁还照样工作,子女在父母遇到困难还是会给与经济上的帮之,但是整体讲,美国大多数人并没有赡养老人的负担。在美国,中产阶级是一种自我感觉,这种感觉其实并不取决于收入绝对值,而在于是否满足六项指标:拥有体面住所,包括租房在内;拥有汽车;能够供得起子女上学;拥有退休保障;拥有医疗保险;支付得起家庭度假费用,按这标准,估计美国除了巴菲特和流浪汉,恐怕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会自认为是中产阶级。

  3.日本的中产阶级几乎不消费奢侈品

  日本中产阶层的年收入,在300万—600万日元之间(约合19万—38万人民币)。根据这个数据:中产阶层占总人口的48.1%,但依旧有80%的日本人认定自己是中产。大多数日本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底气十足”,只是他们的花钱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更多节省了“娱乐费”和“吃喝穿戴费”。日本社会原本更像一个苹果,基本上大家都是中产阶层,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在过去的40多年间,经济由停滞至衰退,人口结构也正在由“苹果”变成“鸭梨”……近年来,经济不景气,丈夫工资缩水,越来越多的妻子,也打打零工补贴家用。

  一户建的房子除了房价还有土地价格,非市中心100平方左右的小独栋总价在6000万日元左右(相当于400万人民币左右)相对于年收入来讲,压力比中国一线城市小一些。

  在过去的10年间,日本大学生的平均零花钱也从每月9万日元降低到了6万日元。教育投资已经把日本的很多家庭,都逼成了慢性“困难户”。在日本,年纪稍大的中产精打细算,逛着廉价超市,几乎不购买奢侈品。本该引领消费市场的日本年轻人,如今却集体失去了购物兴趣不再追求房、车、名牌,他们是日媒口中的“低燃料”人群,以及“草食消费者”。这结果不仅仅因为价值观,也是因为经济条件下降。

  4.英国定义中产阶级的标准太多

  英国中产的年收入约为24744英镑(约合20万元人民币),要定义什么是英国中产阶层,确实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它的参照标准很细,有人开玩笑说英国中产阶层的定义跟其中产的人数一样多。职业、收入、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家庭背景、毕业院校、甚至口音,都是需要被考虑的。

  如果一定要分,也许可以分为三类:

  (1)世家中产,财富仅次于精英阶层

  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均相当雄厚

  (2)新型富有工作者,多白手起家

  社会、文化上活跃的新阶层,拥有中等收入和经济资本水平

  (3)技术型中产

  这一阶层社交层面有限,对文化生活追求也有限

  最典型的英国的中产,拥有一套价值近28万英镑,有三个卧室的独栋房子,有一到两辆汽车——通常是日产或者英国本土品牌,家里有约26000英镑的存款或投资品。伦敦中产酷爱买名牌,其他地区却大多崇尚“买的贵不如买的对”,毕竟是礼仪之邦,凡事关注“得体”。

  5.在中国哪些人算中产阶层?

  何谓中产,目前官方没有给出定义。而社会上关于中产阶层的界定一直颇有争议,甚至还衍生出很多关于中产阶层的“定义”,其中不乏“被中产”“伪中产”和“超中产”等令人啼笑皆非的混乱现象。2016年7月,《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的中产阶层有2.25亿人,他们是目前全球最焦虑的人。该文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定义是:“家庭年收入在1.15万到4.3万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群体。”这个数据跟中国的现实国情相比,显然不符。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平均工资收入不高,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处于平均数以下,社会分配格局还远不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橄榄形”,而是底部偏大、中上部偏细尖的“金字塔形”,据此,苏海南认为,不宜简单套用国际上确定中产阶层或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具体量化标准是:中产阶层成员的收入在各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平均值与平均值的2.5倍之间。

  即从全国层面看,2013年劳动者个人年收入在6万至15万元或家庭收入在8.5万至22.5万元,家庭人均住房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及以上且另有一定数量金融资产者,就可以认为进入了中产阶层;而在北上广深,收入则须达到全国平均值的两倍,即2013年个人年收入12万至30万元或家庭年收入17万至45万,且其住房问题基本解决并另有一定金融资产者,才能在当地称为中产阶层。

  6.中国“中产阶层”的焦虑

  如果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去衡量,中国的“中产阶层”的确有点名不副实。李强,1985年出生,从安徽农村走出来,读了个不知名的大学,目前在北京的一家私企工作。老婆是他同班同学,前些年工资比较低,一直没存过钱。他2009年借钱在北京郊区购买了一套小产权房,现在父母住着。他的孩子6岁,为了孩子读书,他在市中心租房,2012年买了辆代步车。目前无任何存款,但也无欠款。夫妻俩税后月入1.4万,年终奖5万左右,基本上一年收入有20万。他本想在北京城区再买一套房,可目前租住的房子是学区房,要价10万多每平米,一套50多平米的房子,首付就得200万。这么大一笔钱,根本不敢奢望向别人借钱去凑首付。一般理解,家庭年入20万,也应该算是中产了,但李强总担心若是遭遇到什么变故该怎么应对:“在私企一直有很大的危机感,所以我现在晚上还得学习补充知识。感觉很累,很迷茫。”李强只是当下充满焦虑的所谓的中产者之一。记者采访了解,让众多所谓的中产者们焦虑的因素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超高的房价是焦虑的“重心”!目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高得离谱,一套房至少四五百万,对比李强家庭年收入20万,根本不算高收入。现实中类似李强的中产者们,除去各种生活成本、开支,确实已没有多少余粮,只能平平淡淡地安于现状,根本没什么奢望。

  7. 中国中产阶层财富太过依赖房产

  中国不同富裕阶层的财富规模和资产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首先,低财富成年人的平均财富仅为1.1万美元,距离中产阶层的5万美元标准还很远。其次,中产阶层的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过重,高达79.5%,而金融资产占比过低,仅有10.8%。与中国人更偏好房产不同,美国和日本家庭更愿意参与金融市场。根据2013年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数据,美国家庭金融资产占比为40.8%,而房产占比仅为34.1%。

  家庭财富是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财富的分布状况可以直接反映中国当前社会财富的公平状况,同时通过家庭财富的配置状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潜力。作为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力,中产阶层的规模和占比以及其财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未来经济的潜力。虽然瑞信财富报告远远低估了中国中产阶层的人口数量和财富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瑞信财富报告引起了我们对于中国中产阶层当前状况的关注。从总量上,中国俨然是一个中产阶层大国,但无论是富裕程度还是人口占比都远不及发达国家。家庭财富分配结构也更呈“金字塔型”。中国,在走向真正的中产阶层国家的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到现在2018年,你们觉得年薪6万元到50万元还是中产阶级吗?现在应该要翻倍了吧, 也就是差不多年收入在12万到100万之间,然后按各个城市经济来分,一线城市可以定个100万,五线城市可以定个12万。当然,这应该是在有房有车的基础上,唉,小编默默的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年薪,呵呵,岂止是拖了中产阶级的后腿,简直就是把中产阶级的裤衩子都快拖下来了……中产阶级除了赚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运动、购物、旅游、娱乐一个都不能拉落下,健身、高尔夫、骑马、潜水、登山、滑雪等高逼格运动……中产阶级愿意为健康和养生投入金钱和时间。

 

关键词阅读:中产阶级现状

责任编辑:仇霞 RF1007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