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基民稳稳的幸福:家有金山银山 不如有个会理财的妻子

  【编者按:二十年筚路蓝缕,二十年风雨兼程,俯仰之间,公募基金已步入弱冠之年。值此公募诞生20周年之际(1998-2018),金融界发起“见证者说-我的20年征文”,诚邀您分享在公募基金陪伴日子里的难忘经历。】

  家有理财妻

  文/郑学伟

  妻子大概是从事财会工作的缘故,一直掌管着我们全家的财政大权,投资理财就成了她的一大爱好。2008年3月份,妻子就进行了一次“冒险”的投资,当时着实把我吓得不轻。

  那年3月份,我们家筹集了30万元买房款,可房款筹齐后得到消息,要等三个月以后再付。因为这些钱多数是借来的,要付息,所以我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差,让这30万元在三个月内创造出更多的收益。我知道,存银行利率较低,加之物价不断上涨,其实际收益率为负数;买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比存款高,但大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且不到期钱回不来,影响急用;买股票尽管获利大,但风险更大,况且自己还没有这方面的投资经验。

  正当我犹豫不定,不知该把这笔钱投向何处时,一天我突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说30万元从我的银行卡里划走了。当时我惊出一身冷汗,忙问妻子动我银行卡里的钱了吗?妻子说:“让我买华夏货币基金了。”听到这,我的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恨不得立即给她一记老拳,我说:“现在股市行情不稳定,你又不是不知道 ,买基金你就不怕赔进去?”一看到我发火了,妻子立即赔着笑脸说:“你听我说完为什么买华夏货币基金后再发火,行吗?”接着妻子告诉我说,有一次她在网上搜索货币基金收益排名,发现华夏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遥遥领先,她又浏览了华夏基金公司管网,知道这只货币基金具有低风险、流动性好的特点,申购、赎回不收任何费用,非常适合个人投资者家庭理财进行短期投资。于是没和我商量就自作主张购买了这只货币基金。听完妻子的介绍,我还是有点担心,妻子说:“你放心吧,我相信华夏基金管理公司,购买他们的基金产品绝对没有错!要是真赔了,大不了把我赔进去!”

  话虽然这么说,30万元一旦从我的银行卡里划走,我还真有点担心。于是每天关注这只基金的收益情况成了我和妻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采集一个月的数据,我算出这只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接近4%,是活期存款利率的10倍之多。三个月后,因为要付房款我赎回了这只货币基金,收益达3000多元,远远高于存同样期限长的定期存款收益。

  通过算账对比,我对妻子刮目相看起来,认为妻子当初投资购买华夏货币基金是对的,这个险冒得值!尝到甜头的妻子,只要手头一有闲置不用的资金,就用来购买华夏货币基金。她还把这一理财产品推荐给亲戚朋友,帮助他们搞“基金理财”,让他们也来分享华夏货币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高收益。家有这样的理财妻,我还留“小金库”干吗?除了留点零花钱外工资全交,就连稿费我也贡献了出去。对我而言,家有金山银山,不如有个会理财的妻子。

  几天前,妻子又高兴地告诉我说,金融界正在举办“见证者说--我的20年”有奖征文活动,于是我们夫妻俩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这篇征文。意在告诉广大读者:与其把钱投入股市追涨杀跌,不如投资货币基金轻松赚钱!

  参选者姓名:郑学伟 山东省枣庄市

  (本文参加金融界网站“见证者说-我的20年征文”活动。也许您曾经追涨杀跌,套牢割肉,也曾经小有收获,满载而归。然而,铅华洗尽,始见真情,感谢您一路走来,不离不弃。来吧!说出您的20年,我们有“ 酒”,只等您讲述基金投资那些难忘的事儿。来稿主题“见证者说-我的20年征文”,可发送文章至fund@jrj.com.cn邮箱,参加征文投稿。文内注明参选者姓名、电话、通讯地址等。)

  【往期回顾:公募20周年见证者说征文精选】

  量化基金的奥秘 四招教你选出好产品

  从大学时代就定投:过程惊心动魄 结果好事多磨

  我的平凡梦想 基金助我买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

  基金是如何助我挨过赌债和孩子教育压力的

  炒股到底是散户牛还是基金经理强?

  家庭“财政部长”亲历:定投让我担子轻了 收益却不降反增

  变革中的银行老员工:接触基金17年 基金催生了我的梦想

  “投基”之前 你做好准备了吗?

  小基民 大梦想:一个普通基民的财务自由之梦

  我是如何健康、快乐投资基金的?

  一夜暴富靠不住 三方面分享我的11年基金投资经验

  17年基龄投资者肺腑之言:买基金高收益、高效率、低烦恼

  董登新教授:马云是如何改变中国公募基金历史的?

  爱丽丝,十年投基记

  17年老基民现身说法 这家公募是他“理财的依靠”

  不信定投的我 是如何一步步被洗脑的?

  董登新教授:公募20年“由封到开”经历六个阶段

  基金投资路上 有一招百战百胜

  一位基层公务员11年的买基感悟:君心似我心 我定不负心

  小白从股票到基金的成长之路:峰回路转 便是刚刚好

  忆基情燃烧的岁月:那些银行排队买基金的日子

  杨德龙:公募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10年仍将领跑大资管

  郭施亮:我们期盼的机构化时代到底何时到来?

  董登新教授:养老目标基金有四大战略意义

  从屈指可数到数量泛滥 从宝宝出生到下折腰斩

  定投虽然不能停 高潮来了要止盈

关键词阅读:老基民 金山银山 基金20年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已关注
圈子封面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进入投顾圈子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