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与债基超3000亿元规模的博时基金 下一步会如何突围?

  导言

  成立于1998年的博时基金公司,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其资产管理规模和盈利能力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如今即将年满20岁,博时基金身边有着许多优秀的过客,有着爱惜人才的肖风,有着被寄予厚望的何宝,有着先励志后堕落的马乐……匆匆别过

  但是这家公司数十年来的股权频繁动荡和高管更替,也让外界看花了眼。从肖风到何宝,业界不止一次猜测其与控股11年之久的大股东招商证券背后的争论。眼下,博时基金总经理由前招商系高管担任,未来,如何在大股东利益和基金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似乎也制约着这家公司。

  01 旗下产品频踩雷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年内基金清盘数量最多的公司是博时基金,高达13只,而去年全年,该公司清盘的基金为7只。

  博时基金年内清盘基金

  序号

  基金名称

  1

  博时安源18个月

  2

  博时新趋势混合

  3

  博时泰和债券

  4

  博时泰安债券

  5

  博时优势收益信用债

  6

  博时灵活配置混合

  7

  博时弘裕18定开债

  8

  博时保泽保本

  9

  博时鑫和混合

  10

  博时双债增强债券

  11

  博时保丰保本

  12

  博时产业债纯债债券

  13

  博时盈海纯债债券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博时基金总规模为4164亿元,然而,浮华的背后即是现实,博时基金旗下共有129只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总规模高达3433亿元,剩下的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仅为731亿元,占比不足两成。

  今年市场风格突变,基金频频被曝踩雷,博时也不例外。比如,停牌一年多的信威集团目前仍然处于海外业务受阻、重大资产重组尚无实质性进展的状态,已经引发市场对该股票业绩的悲观预期。3月16日,景顺长城、博时基金纷纷下调停牌股票“信威集团”估值,估值价格调整为 10.64 元。较之停牌前的14.59元,降幅相当于三个跌停板。

  近期,光伏板块迎来大跌,隆基股份等数多只概念股数次跌停,博时基金等多家知名基金公司也踩雷。而东方园林4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00亿,博时基金超配踩雷。

  02 股权发生数次变更

  身为老五家之一的博时基金,成立近20年,其股东的演变史一直是业界老生常谈的话题。公开资料显示,博时基金刚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亿元,由四大机构国信证券、金信信托、长城信托、光大证券分别出资2500万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发现,博时基金自成立以来先后发生过数次股权变更,其更改性质主要有受让股权、竞拍股权、股东更名。自2007年开始,博时基金的控股股权就发生变动,当年12月,招商证券以总价63.2亿元、每股131.67元的价格拍得金信信托持有的博时基金48%股权从而使得招商证券对博时基金的持股比例从25%升至73%,成为博时基金第一大股东。

  具体来看,1999年6月,国信证券出让股权,也成为了第一家退出博时基金股权的股东。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彼时招商证券(当时名为国通证券)受让了国信证券持有的博时基金25%的股权,即600万份基金单位。

  2003年,博时基金接连发生两次股权转让。当年4月,由于内部资产重组,长城信托持有的25%股权划归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同年12月,光大证券出让25%的股权,由另一位老股东金信信托全部受让,而后金信信托将2%的股权转让给广厦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年底,金信信托因出现亏损,拍卖所持有的48%的博时基金股权,招商证券以63.2亿元的价格拿下,在当时,这也被称为是国内最大一宗基金公司股权转让案。至此,招商证券的持股比例也增至73%,成为博时基金第一大股东,博时基金的股东数量也随之减至3位。

  然而因为招商证券共持有博时基金73%的股权,违反当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关于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的规定。所以,招商证券将持有的博时基金超限的24%股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出售,获得4家机构的认购。

  由此,自2009年11月份开始,招商基金的股东数量增至7位,股权构成为:招商证券持股49%,仍旧是第一大股东,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持股25%,天津港(8.910, -0.03, -0.34%)(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盛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璟安实业有限公司、丰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各持股6%,广厦建设持股2%。

  2013年3月,博时基金注册资本由1亿元人民币增至2.5亿元人民币,7位股东按出资比例对博时基金增资。此后,博时基金的股东数量由7家变为6家,股权构成依次为,招商证券持股49%,还是第一大股东,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持股25%,依旧是第二大股东,璟安股权投资持股12%,为第三大股东,天津港集团、上海盛业股权投资基金各持股6%,广厦建设持股2%。

  事实上,除了股权变更外,博时基金近十年来的净利润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招商证券近10年来年报发现,博时基金自从2008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后,在接下来的10年里,净利润一直没有突破过10亿元。具体来看博时基金近十年来的净利润情况,2008年为10.9亿元,2009年为8.5亿元,2010年为6.3亿元,2011年为4.5亿元,2012年为4.15亿元,2015年为6.1亿元,2016年为7亿元,2017年为9.4亿元。而招商证券在2007年接手控股博时基金后,显然希望看到一份靓丽的年度报表。

  03 后肖风时代高管换成招商系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1年到2015年期间,博时基金总先后共有三任总经理。

  一切要从2011年的某个夏日说起,还有十年就退休的博时基金初代掌门人肖风正式卸任。要知道在13年前,根本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注册资本仅为1亿元的博时基金会在10年后有着管理收益高达80亿元,净利润超10亿元的傲人业绩,但肖风做到了。在肖风上任的13年时间里,他帮助博时基金实现了规模从20亿元到1100亿元的扩张。

  不过,肖风的离开令业界咋舌,在博时基金进入后肖风时代之后,博时基金就面临着公司人员流动、业绩下滑的现状。其高管位置似乎从来都没有人能“坐”长久。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10月28日,年仅37岁的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部海外投资处处长何宝磨枪上阵,担任博时基金总经理。

  本就委以重任备受期待的何宝,却未能顶住业界的考量,在履职不到两年就离开了博时基金。资料显示,博时基金于2013年5月30日发布公告称,何宝出于个人原因,提出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

  紧接着两个月后,2013年7月,备受业界期待的吴姚东走马上任,担任博时基金总经理。“博时真正拥有的唯一的资源就是人。”吴姚东曾经自豪地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博时基金真的不缺人。但人员的频繁流动外,以及当年国内最大的老鼠仓案也成为了吴姚东发展博时基金的绊脚石之一。2013年8月,博时基金几乎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缘起博时基金原基金经理马乐被曝出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的老鼠仓案。

  2015年4月13日,博时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称,总经理吴姚东因工作调动原因于4月11日离任,由公司副总经理王德英代任总经理一职。由于具有招商局背景,吴姚东空降博时基金被业内解读为股东方对话语权的一种宣示。据此前媒体报道,吴姚东选择此时离职并非出自个人原因,而是博时大股东招商局集团内部的一次工作调动。

  从吴姚东的简历中不难看出,其券商的工作经历颇为丰富,但似乎缺少公募工作经验。再结合博时基金当时的股东持股比例来看,大股东正好是招商证券。

  一位公募界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时招商证券把吴姚东空降至博时基金,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那就是想加强股东方对博时基金的管理。”

  在被吴姚东称为博时基金转折之年的2015年,公司高层再现动荡。加之投资总监位置的空缺和基金经理的频繁换血,人才短缺已然成为制约博时基金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

  2015年7月,博时基金新聘江向阳为公司总经理,就任至今。公开资料显示,江向阳曾担任招商局金融集团副总经理,招商证券为招商局旗下的子公司。

  即便高管换了又换,今年市场风格转换,博时基金也没能逃过偏股型基金飘绿的倒霉事,主动权益类产品中,偏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2.93%。

  任职13年的肖风出走几年再次回到公募,被看好的何宝任职不到两年就辞别,后来新上任的高管皆出自招商系,而这些均发生在2007年博时基金控股股东变为招商证券以后。

  当时肖风的离职引发连锁反应,公司其他管理层人士也相继离职。先是分管市场的副总李雪松离职,而后量化投资部门总监王政也辞别博时基金。除了高管出走,博时基金旗下多名基金经理也先后离开。Wind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期间博时基金共有28名基金经理离职。

关键词阅读:博时基金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