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定投的基金从业者是如何被老妈老爸暴击的

  有一天,笔者被人骂了。

  敢骂笔者的人不是同事、不是领导、不是上级主管部门,而是……笔者的老妈。

  因为笔者拿着自己刚写好的讲定投的文章向老妈去臭屁。这是一篇3500字的长文,充满了笔者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数据、图表、曲线,各种论证与实例,来证明基金定投是有效的。

  老妈只看了10秒钟,就一扔,说: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讲清定投是啥?这上面写那么多数字是开数学课啊!

  笔者回答:定投就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好处是可以平滑价格的波动。

  老妈说:那一句话不就可以了嘛!为啥要写那么多字,你以为我会一字一句的看这些东西,或者还帮你演算一下数据正不正确啊?

  当时笔者完全无言以对。

  是啊,老妈这样的小白投资者会去研究这些数据吗?对他们来讲,定投就是为了方便,约定时间和固定金额扣款,不用动脑。结果我花了几个小时炮制出长篇大论,还一心期盼她能够花10分钟来通读一遍,但实际上她不会30秒钟在这种瞌睡读物上。

  所以说,基金定投宣传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基金公司变着法儿深度解析定投效益和投资者追求简单省心投资的矛盾。

  这一点上,笔者发现,基金公司完败。基民定投的初心是懒,而不是自以为掌握了复杂的投资秘诀。

  很快,笔者又遭到了老爸的第二次暴击。

  老爸甩出一本厚达200多页的《基金定投宝典》,说是他去银行时理财经理当宝贝一样送给他的。

  我会看这种定投?“老爸边说边从书柜上搬下一本厚达400多页的《证券投资分析》,说”这才是我看的。

  老爸是资深股民,而且擅长技术分析,分析起股市来头头是道。

  你们的逻辑是有问题的。我要是买股票,每次闭着眼睛在每月固定日期买入等额的股票,那我肯定亏出翔了。老爸很不屑的表示。

  股票涨跌是有规律的,买卖是要通过交易系统的。最简单的判断,均线系统,金叉死叉;稍微复杂一点,KDJ加布林线,成功率90%。像你们定投不管价格高低就无脑买入,我这样去炒不要被股友们笑掉大牙!投资真当是猴子掷飞镖啊?!老爸说的振振有词。

  笔者明白了。基金定投宣传当前的次主要矛盾是习惯择时投资的股民心态和追求无脑定投宣传点的矛盾。

  也就是说,本来就想买的老妈基民不会去读复杂的几千字定投解析,本来不想买的老爸股民不相信无技术的定期定额方式。

  老爸继续说:“我给你们支一招吧,我觉得定投也要择时,技术指标发出买入信号了,那就买入,成为‘不定时定额投资’,怎么可以不管价格高低就定期买入呢?”

  这话让笔者很惭愧,因为基金行业存在20年了,确实好象没谁开发过根据均线或者技术指标来交易的“不定时定投”。也难怪被老股民教训……

  但是作为整天做图表和PPT的基金从业人员,简单的回溯试算一下倒是不难。

  红着脸的笔者迅速打开电脑跑了一下数据,结果却大吃一惊……

  笔者使用了最喜欢的指数之一:中证红利指数(399922)。

  数据:Wind,2015/8/3-2018/8/3

  从2015年8月3日到2018年8月3日这三年里,中证红利指数本身从4557点下跌到3995点。

  但按照目前基金行业经典的“定期定额投资”方式,忽略交易成本,每月第一天投1000元,总共投36期,到期末收益率是6.62%。

  看,通过传统定投在这种弱市里转亏为盈了!

  然后笔者来一个老爸推崇的“金叉均线定投”。5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为金叉,买入一次。

  结果发现,三年里总共买入21期,最后总收益率亏了3%!

  纳尼!按照老爸所谓的“股票市场最最基础的技术指标”的均线系统,金叉死叉,居然还亏了!

  不管,均线太弱了,换KDJ,逼格够高了吧!

  插一句:KDJ综合了动量观念、强弱指标及移动平均线的优点,对大盘有极高准确性的指标,是波段操作的有力武器。

  数据:Wind,中证红利指数的KDJ线

  2015/8/3-2018/8/3

  采用线K向上突破线D,就买入一次的操作方式。

  结果发现,三年里总共买入70期,最后总收益率亏了4.29%!

  纳尼尼尼!作为著名随机指标(Stochastics)的KDJ,目前中国股市最普及的指标之一,用它做判断居然还亏了!

  当笔者把这个结果告诉老爸的时候,他愣了半晌,最后得出了猜测:

  均线或者KDJ是交易性指标,也就是要买也要卖,但是定投只买不卖直到期末,对交易指标来讲就失效了。

  因此,股民的交易决策法不能简单的挪用到基金定投中来!

  发现了这个问题后,老爸对于基金定投的观点终于缓和了些。他承认在没有找到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前,无脑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是正确的。

  至于老妈,只要经常告诉她定投简单又有趣就可以了。她需要研究定投天书么?不,她只想去跳广场舞。

关键词阅读:暴击 基金行业 老爸 老妈 基金公司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