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 市场到底处于哪个阶段?

  年初以来,上证综指累计下跌超15%,上证50、创业板累计跌幅基本相当,A股各指数普跌的局面再次引发投资者对市场底部的探讨。当前市场状况与历史上A股底部区域的相同及区别有哪些?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先后出现的经验规律是否再次重演?

  估值底部区域无疑,股价包含大量悲观预期,是价值投资者的布局窗口期。熊市更加注重安全边际,对于底部区域的判断,市净率通常更为直观。对比05年7月、08年10月、14年6月、16月2月几轮大的底部估值,PB(LF)分别是1.6、2.0、1.5、1.9倍,截至上周五,全部A股PB(LF)1.5倍,已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角度看,宏观经济增速早自2015年末2016年初进入L型的底部区域,尽管期间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跌宕起伏,但经济增速始终保持6.7%上下相对平稳,经济的韧性始终保持,表明当前底部的估值状态包含了投资者大量的悲观预期,主要来自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以及国内经济下滑的担忧。

  当前政策出现微调信号,但政策大底或仍需等待。回顾A股历史上几轮底部区间的政策变化,政策底往往是新的重大刺激推出或者是政策大方向出现拐点。如08年底为应对经济快速下行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14年开始的“双降”开启国内新一轮降息周期。近期从国常会到政治局会议,再到一行两会的一系列政策表态看,包括资管新规、信贷政策、基建补短板等方面,尽管都表现出政策层面边际放松,但“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的政策大方向并没有变化,因此目前来看政策层面处于阶段性的缓和窗口期,而非大的政策底出现。

  市场底往往伴随利率回落至底部区域,当前大概率继续震荡磨底,但再次深度杀跌的可能性不大。市场股价的底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投资者短期投机行为,这里不做绝对点位判断,从历次A股大牛市的起点来看,利率处于底部区域是必要条件,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3.55%相较于过去几次底部依然相对偏高,中期看继续“磨底”仍是大概率事件。A股投资者更加注重“逻辑推演”且“羊群效应”更加显著,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于预期事件,进行快速且大概率是过度的反应。当下典型的例子如中美贸易摩擦,从3月末以来每次摩擦的激化都引发A股跳空杀跌,7月6日的340亿美元关税清单落地时反倒走出触底反弹的走势。对于未来8月下旬160亿美元关税开征以及9月初可能通过的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A股再次深度杀跌的概率不大。

  三底的规律终归会来,策略上时间换空间。综上,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目前市场风险收益比已经处于相对有利的区间,尽管估值底之后将迎来市场底的时间有可能会较长,但规律终归会实现。未来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因素来自中美贸易关系超预期恶化,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尽管目前市场已经包含相当的悲观预计,发生负面超预期的情形是小概率事件,但最终都有待未来具体中美博弈进程及三季度国内宏观数据的再验证。当前处于验证空窗期,近期市场振幅相对较大,积极把握短期波动带来的调仓机会,做好中长期布局。

关键词阅读:估值 底部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