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C上涨7.37% 疑似大额赎回
金融界基金讯 9月28日,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C净值上涨7.37%,疑似发生大额赎回。
资料显示,本基金成立于2018年8月24日,本基金基金经理为应晓立。
延伸阅读:解析导致基金净值暴涨暴跌的几种情形
一、大额赎回导致净值暴涨
查看2017年基金排行榜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几只基金基本都是大额赎回导致,这种基金靠不靠谱另当别论,单从净值涨幅来看单日竟然有些可以高达100%,那么这种涨幅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举个例子来看:
A基金单位净值1元,总份额5000万份,基金资产合计5000万元。
某天,机构F将其持有4950万份A基金全部赎回(A基金还剩50万份),由于持有时间不满30天,共产生赎回费4950*1*0.75%=37.125万元。
该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赎回后剩余的基金资产为50*1+37.125=87.125万元。剩余总份额为50万份,基金净值=87.125/50=1.7425元。
由于机构F的巨额赎回,A基金的净值由1元涨至1.7425元,单日暴涨74.25%。
二、估值方法导致净值暴跌
2016年1月29日,某基金单位净值由1.039元跌至0.337元,单日跌幅达67.56%。
一天跌68%,什么情况?
按照基金合同,开放式基金每日要公布一个净值,这个净值要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或者后四位。目前,大部分基金合同约定的份额净值,都保留的后三位,所以,小数点后第四位数就要四舍五入了,投资者申购或是赎回要按当日公布的份额净值来计算。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极端情况:1月28日该基金的真实净值可能是1.0385元,这样四舍五入后公布出来是1.039元。
假如当日该基金的真实净值为1.0385元,这时有人要赎回的话,基金资产里,就相当于给每份赎回份额多付了“五入”的0.0005元钱。可以想像,当天如果只有1000份的赎回,多给这点钱,对于一个资产规模有15亿元的基金来说,没啥问题。但问题是,假设有15亿份要赎回,按照上述规定,将多付75万多元,而这笔钱将从基金资产支出,由留下的持有人共同承担。假设2016年1月28日其份额为15.0107亿份,那么这多付的75万元,就要由剩下的107万份的持有人承担,也就是说,剩下的基金份额每份一下子亏掉了约0.7元。于是净值就悲剧了。
这场暴跌并非是投资不善造成的,而是基金净值四舍五入的“五入”正巧与大额赎回这两件事情合在一起,才出现的小概率事件。
为避免基金持有人因估值方法造成净值波动受到利益损失,该基金对净值及时修复,2月1日,该基金的净值回到了1.040元。
三、分红导致净值暴跌
基金分红后,有些投资者会发现自己账户上基金净值暴跌,资产也有大幅缩水,以为是投资不善亏掉了钱,其实不是,分红导致的收益减少部分一是转回到银行卡,二是如果选择了红利再投资,那么又会变成自己的基金份额,投资者资产并未遭受损失。那么这种分红,为什么会使净值暴跌,举个例子来看:
2015年11月30日,融通创业板分红,每份分0.6元,单位净值一下子由1.947降至1.348。
单位净值=(基金总资产-基金总负债)/基金总份额
分红从基金总资产中“拿走”了一块,单位净值相应地就下降了。如果分红的比例比较大,单位净值就会大幅度减少。而细心的小伙伴可能看到了,在融通创业板单位净值大幅下降的同时,它的累计净值则变化不大,从2.557涨至2.558。
累计净值又是什么?累计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以来的累计单位分红。
基金分红后,在不考虑基金本身涨跌的情况下,累计净值不会变化。累计净值是按照“现金分红”考虑的净值。比如说,一只基金单位净值原先是1.5元,分红后到了1元 ,累计净值会加上现金分红的0.5元,依旧是 1.5 元。
关键词阅读:华宸未来基金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