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养老目标基金、定投……说说最近基金投资那点儿事
尽管随着市场行情走弱,基金市场下半年以来的整体表现不免“冷清”,但最近市场上也仍有新动向值得关注。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发售,多只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ETF)规模逆势增长,各大基金公司力推定投……关心投资的你,来听听最近基金投资那点儿事!
谈到最近基金市场的亮点,那非养老目标基金莫属了。继首只养老目标基金——“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成立后,“中欧预见养老目标日期2035”和“泰达宏利泰和平衡养老”也开始发行。
华夏基金公告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的养老目标基金首募规模2.11亿元,超过基金成立门槛要求,募集有效认购户数为37585户,户均认购规模为5627元。根据此前的发售公告,该基金只在华夏基金官网、官方App和子公司华夏财富这些直销渠道销售,原定募集期为8月27日至9月17日,后提前6天结束募集。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定,该基金结束募集后将进入封闭建仓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在运作设计上采取了持有期控制型开放模式,对于每份基金份额,逐笔计算,锁定三年。由此,当基金建仓期结束,发布开放申购公告后,投资者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申购、定投等操作。
与华夏基金依靠直销渠道不同,“中欧预见养老目标日期2035”和“泰达宏利泰和平衡养老”还与蚂蚁基金等互联网平台合作进行销售。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作为一个新的投资品种,而且是着眼于养老的长期投资,投资者需要耐心观察,精挑细选,寻找运作规范、业绩稳定可靠的产品进行投资。
说完了基金市场上的“新产品”,再来看看近期资金“青睐”的ETF。市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136只ETF资金流入762.32亿元、流出32.46亿元,合计净流入729.85亿元。一些ETF基金今年以来规模增长超过50%。
有市场分析指出,尽管A股近期表现欠佳,但ETF份额规模却在逆市增加,主要原因是机构等“市场老司机”借助优质指数基金抄底市场。
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介绍,近年来,指数基金、ETF等被动型产品在境外市场受到投资业界的广泛认可,发展势头迅猛。未来指数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会逐步凸显,指数化投资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说了这么多,作为普通投资者的你又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式呢?不妨看看近期各大基金公司大力推广的基金投资方式——基金定投。
简单来说,1万元分成10个1000元,分在10个月买,就是定投。这样分批、规律投入不需要考虑投资时机的问题,是更适合市场处于低位、行情走势不明朗时采取的投资策略。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