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当下要比谁能找到挣长钱的方式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8第六届年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格局变化下的风险化解与财富管理转型》。中欧基金董事长、CWM50常务理事窦玉明总结了多年来自己的观察。他表示,中国主流的投资策略是偏短线的,而大部分投资机构、个人或者富裕的人群,也都是以短期策略为主。

  基金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中国的公募基金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十几年,我们的换手率一直比较高,到了400%以上,最近到了500%多。对比海外同行,以美国为例换手率是34%,我们的换手率大概是别人的10倍。中国的私募机构据我的了解换手率比公募机构还大,中国的保险公司投股票换手率即使达不到公募基金的水平,但换手率也不低。中国的个人投资者换手率就更高了,恨不得三五天就换手一次。

  “短期投资不代表不好,我觉得它是一种投资方式。那为什么大家选择做短期投资?”相对长期投资来讲,窦玉明认为有两点原因:

  第一,可以做长期投资的标的比较少,同时去做短期套利的机会很多,各种变化,政策变化,各种市场的不有效,做短期投资获利比较容易,做长期投资获利比较难。

  第二,中国真正能够用来做长线的资金太少了,我们大部分资金都是短期目标的,很多人的钱可能是从银行贷款贷来的,他都是要短期获利,是负债型的。基于这样一种短期诉求的资金,再加上又没有长期可投资标的,就使得中国投资人充斥着用短期方法去做,大家都想着今天投明天挣钱,这是过去我们的一个生态。

  看看中国股市,从ROE来看,我们所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算数平均的ROE不到2%,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差的公司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你做长期投资挑战就会比较大,你买了一个质量比较低的东西它不创造价值,如果买了一个2%回报率ROE的公司,你放十年可能它都不挣钱。

  “这样时代即将过去”,窦玉明认为。现在我们都面临着短钱不好挣了,比起长钱来讲,正常的人都喜欢挣快钱的,做长期投资获利的原因不是因为长期投资获利让大家开心,而是短期投资没法儿挣钱,逼着大家转型。如果短期每天都能挣钱,第二天睁眼就能挣钱,谁会想明年再挣钱?不是我们不想挣快钱了,而是因为快钱没地方可挣落,在这种情况下,被逼着只能走向要挣长钱了,现在我们比的就是谁能找到挣长钱的方式

  如果说中国长期投资的时代即将来临,长期投资策略成为主流的原因。窦玉明以美国为例,美国长期投资兴旺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资金的兴起。而最好的长期资金就是养老金即人们用来养老储备的资金,它的期限可能要放20年、30年甚至50年,且这是很大一笔钱。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个人财富中养老相关的储备可能是个人财富中最大的一块,我们经常说美国人不储蓄,实际我们不知道,人家是国家、企业、个人都为养老储备了相当大的一个资金存量,总量超过了GDP的百分之百。反观我们为养老做的储备(国家、企业、个人)加在一起的量都很小,不到GDP的10%。 美国正是因为养老金的兴起,成为推动了长期投资策略的非常关键力量。

关键词阅读:长期投资

责任编辑:仇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