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周月秋:低风险低波动品种先行 促银行理财稳妥转型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周月秋

  2008-2017年,我国私人财富市场迅速增长,高净值人群规模增长了近3倍,达到187万人;资产规模增长约5倍,达到18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但同时,部分财富管理机构,通过不合规或打擦边球的内部操作,增加了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稿出台,确定了“四大要求”——打破刚兑、规范资金池、去除多层嵌套和净值化管理。近期,宏观经济下行、外部环境有一定压力,监管政策也有所微调,监管力度整体有所放缓。如:资管新规细则明确公募资管产品可适当投资非标、过渡期内可适当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等。但是,这种微调并不等于放松,财富管理行业模式和业务模式仍将重塑。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实施,通道产品、复杂结构性产品、资金池产品、杠杆操作等将难以为继,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洗牌阶段。由于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合规成本的增加,部分长期通过不合规产品维持运营的中小机构将出局行业龙头企业则有望扩大领先地位,进一步分享高净值人群更大的财富份额

  资管行业重塑的过程中,冲击最大的当属近30万亿的银行理财。其实施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虽然部分银行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建议稳妥推进转型,低风险低波动品种先行。

  面临三重挑战,部分大行净值型理财已占1/4

  自新规出台以来,各家银行都在按照新规要求探索转型,综观目前行业的进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占比还不高。截止2018年6月末,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为171款,较1月份增长158%,但所有理财产品共发行11319项理财产品,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只有1.51%。

  第二,外资行净值化转型压力相对较小,工行、招商、兴业等内资行转型成效明显。外资行中,花旗、渣打、澳新、星展、大华等,净值型产品产品占比在60%以上,净值化转型压力较小。国内部分银行在净值化转型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如工商银行,截止2018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所有存续产品比重达25%,兴业净值型产品占比为18%,招商净值型产品占比为26%。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三重挑战。

  一是非标债权公允价值评估能力待加强。实现净值化管理的最大的难点在于估值方法的调整,即由摊余成本法转变为公允价值评估。这将对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两方面挑战:一方面是技术层面,如支撑批量化资产估值的系统、净值计算、份额登记等。另一方面是客户层面,如何让习惯于预期收益率产品的理财客户,接受具有波动,是银行资管及相关部门的共同挑战。

  二是债券交易能力和评价能力待加强。随着资管新规对非标投资的限制,“非标转标”将是大势所趋,银行资管的收益渠道将更多集中于债券投资收益。这也会对银行资管提出两方面挑战:一方面是债券交易能力,如何赚取期间波段收益;另一方面是信用评价能力,如何在避免“踩雷”的同时,能不能适当放低投资债券评级门槛,以赚取信用利差,信用评价能力起关键作用。

  三是银行资管子公司的资产配置能力待加强。资管新规要求专业分离、风险隔离,如何在短期内组织一支覆盖熟悉宏观经济研究、大类资产配置、单个标的资产估值,以及熟悉客户风险收益偏好和需求特征的团队,将是银行资管净值化转型的阶段性挑战。

  稳妥推进转型,低风险低波动品种先行

  短期看,银行可以丰富保本负债工具。保本理财将逐步退出市场,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产品可能会继续承接市场需求。一方面,银行需要强化表内负债产品研发能力,提升衍生工具价格波动把控水平,适时引入和创新风险缓释工具,夯实结构性存款资金保护机制。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低风险偏好的客户需求,银行需要进一步丰富保本负债工具,比如将资金配置于高等级信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短期利率债等净值波动较小的资产等。

  长期看,银行需要深化投资者教育,持续推进净值化转型。同时,银行需要推进IT系统、估值体系、投研团队、营销团队建设,为净值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运用市场化手段不断优化流动性管理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多档受益区间的产品。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及时向投资者披露产品投资范围、收费模式、风险收益等信息,严肃“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市场纪律,真正做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实现良性的净值化转型。

  转型过程中,大小银行能力不一,应“因材施教”。大型银行具有较强的渠道、客群和资金优势,以及较强的风险经营能力,可以集中力量建立满足净值管理需求的估值系统、投研团队和营销队伍。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由于受限于资管业务规模和人才队伍素质,自建估值系统和投研团队可能并不经济。可以采取外包方式,对外采购有关服务,比如租用所需系统或引入投顾服务。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财富管理行业逐渐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向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方案服务。消费者对于理财净值化转型,仍然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因此,还是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净值化转型,前期以低风险、低净值波动品种为主,并在老产品中逐渐增加标准化证券比例,让客户逐步接受净值型产品,最终逐步实现新老产品平稳过渡。产品也要从比较单调的固收、私募基金,转向股权、保险、另类投资,以及海外资产配置和家族信托。

  建议采取以交易为核心的通道业务,与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并行,将有利于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加快转型

  在交易业务方面,建立全过程、全链条成品体系。比如通过严格产品筛选和专业产品评价,建立财富研究、固定收益、现金管理、权益类产品等全方位产品体系;依据客户不同风险偏好,建立覆盖上市前中后的全生命周期业务体系。

  在资产配置方面,针对性的调整投资标的。比如关注长周期行业,包括教育、医疗等发展不充分,矛盾比较突出的行业,以及科技新兴产业;通过投贷联动、债转股等方式,加大股权类资产业务管理比重。从根本上挖掘客户的投资需求,精准营销。

  (本文节选自即将出版的《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报告》。编著:中国财富研究院/星石投资。新华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阅读:银行理财

责任编辑:仇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