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牛记第51期闫沛贤:稳行致远 多因素支撑债牛

  

  擒牛记第51期嘉宾:闫沛贤

  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 ,专注固收投资10年以上,帝国理工大学金融学及伯明翰大学计算机双硕士;曾先后就职于平安银行和北京银行资金交易部,2013年加入中加基金。

  “在考察团队成员时,我认为人品是最基础的,是核心素质。”作为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负责人,闫沛贤认为,为人正直,道德品质高尚,在不触犯规则红线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去为客户赚取正当收益,这是作为一名投资人员的基本前提;具备了这项核心素质,方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稳健长久,投资才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的毕生事业追求。在品端行正的前提下,投资经验、投资能力、较为完善的研究分析框架以及具备一定适应性的交易框架都是一名成熟投资经理必备的素质。

  评判一个人的投资业绩,需要以中长期的眼光来看待,短期的业绩冲高并不一定具备可持续性,反而可能为后续的业绩大幅滑坡埋下伏笔,唯有中长期持续跑赢市场、跑赢同类产品,方能证明投资人员的真实水平。以他管理的中加纯债一年定开A为例,该基金自闫沛贤2014年3月24日任职至2018年11月09日,累计净值增长率45.26%,成立以来年化平均净值增长率8.39%,长期业绩十分出色。

  对当前债市谨慎乐观

  未来慢牛支撑仍在

  以当前债市为例,在很多投资经理都看好慢牛的情况下,闫沛贤额外保持了一份冷静,在他看来,债市继续走牛的支撑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短期而言,收益率下行的底部区域比较明显,存在一定的反弹势能。近期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在创出新高后开始出现震荡走势,这与他的判断一致。

  另一方面,他认为三季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贬值状态,产生了一定的资金外流压力,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形成一定牵制。

  他进一步指出,在当期的经济形势下,“去杠杆”转为“稳杠杆”;但从长期来看,国家控制总的宏观杠杆率的决心一直未变,即使短期内利率进一步放松,放松的空间也有限,后续若去杠杆过程推进,收益率有可能迅速反弹,引发债市调整,因此,慎对慢牛、控制好仓位、才是目前的应对之道。

  此外,近期A股市场反弹,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目前政策底隐现,股市的底部反弹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这也对债市的短期表现形成了制约。

  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闫沛贤认可债市未来延续慢牛的观点。今年三季度,经济基本面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凸显,投资与消费呈现下滑,贸易战背景下市场对净出口的预期也比较悲观。他认为,周期逆转需要一定的过程,这是支撑债市慢牛的关键因素。

  未来需要继续密切关注海外市场动向

  闫沛贤认为,美元作为全球性储备货币的地位导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其一,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中美利差大幅收缩,以10年期国债为例,目前利差已接近30BP,较年初大幅缩窄。

  从汇率的角度和息差的角度考虑,持续缩小的中美利差的确降低了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

  其二,今年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叠加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从低点88.24反弹至最高点97.19,涨幅达10.15%,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压力;美、欧两大央行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全球流动性面临收缩,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空间有限,也对债市构成制约。

  不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需要从更全面更本质的角度去考察。闫沛贤指出,从国际形势来看,仍有几个因素利好国内债市。

  第一,抛开中美利差,从资本利得的角度看,国内债市收益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投资于国内债市有望获得较为丰厚的资本利得;而美债面临着美联储加息、缩表以及巨额财政赤字的约束,资本利得空间有限;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债券市场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第二,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利率快速走高,美股的高估值承受压力;同时,随着美国重启制裁伊朗、移民问题、贸易战以及委内瑞拉危机等地缘政治事件持续发酵,避险需求或持续高涨,可能会压制风险资产的表现,并对固定收益资产产生正面影响。

  纾困债导向意义重大

  对信用市场影响正在显现

  国内债券市场与实体经济休戚相关,为积极推动市场化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各地政府在10月相继发出救助上市公司承诺,并联合多家券商发布纾困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挥场内优势,相继发行了首单纾困专项债。

  对此,闫沛贤认为,纾困债彰显了国家保护、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在当前经济下行期,民营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对经营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融资链条,这是市场信心不足导致的。通过纾困债的发行,以及后续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有助于各方资金不断恢复风险偏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帮助民企企业渡过难关。

  这会不会对目前脆弱的信用债市场形成利好?闫沛贤直言,随着各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陆续出台并实施,积极的信号正在出现,未来不排除更多的纾困政策陆续出台,政策的信号意义和导向意义是非常明显的,积极的作用也正在显现。

  擒牛记更多顶级嘉宾对话:

  [擒牛记] 陈嘉平:每一次危机解决后都是牛市起点

  [擒牛记] 李湘杰:全球视野 交叉验证真成长

  [擒牛记] 周蔚文:敬畏市场 投资坚守能力圈

  [擒牛记] 杨飞:以攻为守 灵活配置

  [擒牛记] 史博:行业龙头公司强势将持续

  [擒牛记] 萧楠:三条脉络精选重仓股

  [擒牛记] 尤柏年:把握高收益债确定机会的秘籍

  [擒牛记] 杨爱斌:18年债基抄底逃顶的秘诀

  查看更多

关键词阅读:擒牛记

责任编辑:仇霞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已关注
圈子封面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进入投顾圈子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