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基金今年盈利全靠固收 八成权益基金年内亏损

  

  今年A股市场的熊市行情让权益类产品较多的基金公司亏损巨大,而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这类固收产品较多的公司则滋润依旧,正如兴业基金一样,在该公司近2千亿元的规模中,货币基金就占到了一千亿元以上,再加上五百亿元的债券基金,可以说,其日子过得那是相当舒服。

  不过根据《壹财信》的了解,在其18只有业绩的权益类基金中,今年内有15只业绩都出现亏损,情况并不乐观,而且有4只基金亏损幅度在15%以上。更严重的是,作为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兴业基金旗下的权益基金经理却大多经验尚浅,除腊博管理经验超过4年以外,其余均属于“菜鸟”。  

  兴业基金巨额收益靠固收

  权益产品被边缘化

  “得固收者得天下”,在今年的A股行情中,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今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的暴跌,绝大多数权益类基金都损失惨重。而固收类产品占比较大的基金公司却过得有滋有味,比如兴业基金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

  根据《壹财信》了解,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2013年4月成立。由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福建省福州市。

  在大股东兴业银行的帮助下,其规模发展至今也高达1854亿元,虽然比不上公募基金行业的第一梯队,但也并无太大压力。而且,凭借银行系的特色,其固收类产品一直占据着公司的主要份额。

  从兴业基金的三季报看,旗下的货币基金规模就有1280.44亿元,另外还有509.41亿元的债券基金,二者合计占到了总规模的96%,留给股票和混合基金这类权益类产品的规模仅有不到70亿元。

  在牛市当中,兴业基金的盈利情况远不如其他一线基金公司,但是在熊市当中,其固收类大户的优势则一览无余。就拿今年中报的数据来说,其上半年公司整体净利润达3.14亿元,排在所有基金公司的第14位。

  如果单独看兴业基金旗下产品持有的资产净亏合计,其盈利更是高达43.72亿元。但这并不是说兴业基金的投研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固收类产品的原因所导致的。根据《壹财信》统计,其债券和货币基金在今年中报的盈利合计就达到了44.17亿元,其中中报盈利最多的4只货币基金盈利合计达26.7亿元。反观剩下的权益类产品,盈亏合计之后还亏损了0.455亿元。而在三季度A股多个蓝筹板块加速下跌时期,兴业基金旗下产品的盈利同样如此,在固收类产品独大的背景下,该公司的权益类产品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 

  年内八成权益产品亏损

  基金经理实力欠佳

  在基金行业,权益产品通常被外界看做是投研实力的体现,然而注重固收产品发展的兴业基金在这方面与同行相差甚远。比如,该公司旗下只有1只股票型基金,但同行业的平均数量却有12只,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也比同行相差一倍以上。

  另外,兴业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数量为18只,基金经理人数7人,但同行的平均数字却是23和10。

  通过统计得知,在18只有业绩的权益基金中,今年内净值亏损的基金数量达到了15只,超过八成。兴业聚利成为最差的产品,跌幅为23.65%,也是年内兴业基金旗下跌幅最大的产品。

  从2015年10月到今年9月份,该基金都由腊博管理,但2年多的任职回报并不高,仅有5.14%。尤其是2017年的牛市,该基金仅收获了4.29%。在腊博的管理期间,该基金重仓股始终以成长股为主,科技、信息、新能源等行业非常显眼。

  由于业绩欠佳,在今年9月10日,该基金转由冯烜管理,随后兴业聚利的风格也转变成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行业上涉及保险、医药、电器为主。但由于时间较短,所以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盈利,再加上此前腊博的激进持股,让该基金年内净值下跌居前。 

  而兴业量化精选则紧随兴业聚利,年内跌幅达22.32%。从重仓股看,该基金非常青睐航运股,招商轮船、中远海特、中远海能在二三季度均被持有,但在贸易战背景下,这个股票的走势也不理想。三季度该基金还新重仓了航空股,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均被持有,但走势也比较逊色。

  而且该基金属于量化型产品,单只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例并不大,这就说明其持仓范围广泛,而在今年A股各板块均暴跌的情况下,净值下跌也成为必然。

  从去年底成立至今,该基金一直由吴卫东管理,此人属于海归派,1994-1998年任德意志银行量化策略研究员、1998-2002年任摩尔资产管理公司资深策略研究员、2002-2006任千禧基金公司投资经理、2007-2010任梯度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经理。

  2010-2013年回归国内,任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研究总监,2013年7月加入兴业基金管理公司。但目前管理的2只基金业绩均较差。

  其实在兴业基金本来就不注重权益产品的情况下,其权益产品的基金经理大多都为“菜鸟”。比如冯烜、吴卫东,累计担任基金经理职务的时间都在3年多,这在兴业基金公司旗下还算时间比较长的。像兴业成长动力、兴业国企改革的基金经理刘方旭,兴业聚全、兴业聚丰的基金经理熊伟,都没有超过3年。

  基金经理徐青更是仅有1年多的经验,但管理的基金数量却达到了11只,规模合计有79.97亿元,类型包括债券和混合。如此经验欠佳的基金经理都身负重任,可见兴业基金旗下人才的匮乏。

关键词阅读:兴业基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