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分担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

  本文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 张伟

  当前经济的压力较大,叠加外部环境起伏不定,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关注和担忧有所加大。对此,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上的两次“不良发生潮”,或许能够为我们分析当前问题提供更好的视角。

  1979年“拨改贷”,才有了“贷款”的概念,进而有了“不良贷款”。自1991年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摸索,银行的不良率也一路飞涨,到了1998年底,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高达33%,有外媒称其已“技术性破产”,这可以视为我国《商业银行法》立法以来第一波不良发生潮。

  此后的十年里,四大行经历了财政注资及不良贷款政策性剥离,到2008年11月,农行完成最后一笔政策性坏账剥离,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时代来临。

  与此同时,“四万亿”刺激计划展开,2009年、2010年新增信贷投放分别高达9.59万亿、7.95万亿,短期内集中、大量投放的信贷,质量难以保证。结果是,2012-2015三年间,商业银行不良率快速上行,到2016年上行趋势才有所缓和,不良率阶段性触顶,这是第二波不良发生潮,从0.95%上行79BP到1.74%。

  回到当前,再看一下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201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依次上行1BP/11BP/1BP到1.87%,主要因为监管要求银行严格不良认定标准,在6月底之前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统一纳入不良。此前,大部分农商行不良认定标准较松,受此影响不良上升较多,2018年前三季度农商行不良率上行107BP,城商行上行15BP,国有大行下行6BP,股份行下行1BP。

  因不良的发生滞后于经济下行,四季度经济压力加大,贸易摩擦波及到外向型企业,可能会影响到2019年下半年银行的资产质量。然而,这会是第三波不良发生的起点吗?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高,即使不良生成有所扩大,其幅度也将显著小于上一次。

  银行不良率的升高经常是结构性的。如果用细分行业的不良率比上整体不良率的倍数来衡量,可以发现不良暴露程度有高有低,各行业在贷款中的占比也有大有小。当部分行业不良暴露程度较高且贷款占比比较大时,比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伴随经济下行,整体不良率就会面临上升压力。相反,不良暴露程度较低且贷款占比也较大的行业,就会成为不良率的稳定器,比如零售贷款里的住房按揭贷款。

  2005-2016年这12年间,从整体商业银行来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平均不良暴露程度分别为1.7倍、2.0倍,平均贷款占比分别是21.5%、10.3%;住房按揭的平均不良暴露程度为0.3倍,平均贷款占比为14.8%。但近年来的趋势是,零售贷款的增速渐渐超过了对公贷款,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随着住房按揭等零售贷款成为贷款的主力,经济下行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冲击已显著弱化。从2008年到2018年6月末,按“老16家”上市银行口径统计,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占比从15%上升至26%,对公不良易发行业贷款占比从31%下降至20%,两者的占比在一升一降之间,发生了11个百分点的交换,银行的不良发生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尽管在经济下行时,不良易发行业,如制造业、批发零售、采矿业、农林牧渔等的不良暴露程度会升高,但住房按揭等零售贷款的不良暴露程度却能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体现出较强的抗周期性。

  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整个银行业面临的不良压力会加大,但资产质量仍会处于可控阶段,无需过度担忧。

关键词阅读:银行资产

责任编辑:仇霞 RF1007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