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定投?巴菲特没有说过

  不择时随机定投买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有可能大幅跑输指数的。

  本刊特约作者刘婷文谢粼/文

  很多商业宣传都有意无意地提到巴菲特推荐了指数定投的方式,再加上指数定投契合“不费力就能赚钱”的心理,所以很容易就被投资者不假思索地接受。

  可惜,这可能是个误传,巴菲特并没有推荐过指数定投的方式。

  比如,在1993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表示:当一位投资者……愿意成为美国经济的长期股东时,他应该分散化投资……通过周期性地购买一只指数基金,他能够战胜职业投资者。

  原文是By periodically investingin an index fund,把periodically翻译成“定期地”、“周期地”都没错,可是如果把这个词翻译成定投,可能就会误导投资者。

  类似的,在2008年、2013年的股东问答和记者采访中,巴菲特也只是推荐过定期地、分批买入。

  定投的宣传挺好,但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实现。所有的定投宣传,都有“六字箴言”:不择时,长期投。

  事实上,投资者是经常需要用钱的,所以,会经常面临定投中断的情况。

  另外,不论时间的定投本身就值得商榷。为什么要在市场狂热或者市场大幅上涨后继续投资?这太荒谬了。

  观察下面四个“实验”,看看不同时间开始定投的几种情况收益的差别:

  假设每期同样的都投1000元,投资于博时裕富沪深300A,并且红利再投入,投资期限为5年,申购费率为1.5%,基准指数使用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由东方财富(300059)的定投计算器来计算。

  情况一,首次投资时间2008年8月1日,定投截止日2013年8月1日。这是类似“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情况,是投资者经常遇见的情况,结果怎么样?沪深300全收益指数:-15.55%,指数基金定投:-14.73%,收益差不多。

  情况二,首次投资时间2012年8月1日,定投截止日2017年8月1日。这种情况比较理想,投资者基本在底部区域开始买入,最后停止定投的时间也比较理想,属于“吃到了甘蔗最甜的一段”,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沪深300全收益指数:78.7%,指数基金定投:59.99%,差太多!

  情况三,首次投资时间2009年8月1日,定投截止日2014年8月1日。这种情况投资者就比较倒霉,建仓在顶点,结束在黎明前,沪深300全收益指数:-30.78%,指数基金定投:-7.99%,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大幅战胜指数本身。

  情况四,首次投资时间2008年8月1日,定投截止日2018年8月1日。投资者投资了十年,并且建仓和停止建仓的时间还算不错。结果呢?沪深300全收益指数:108.8%,指数基金定投:56.97%,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再次大幅输于指数本身。

  以上四种情况基本涵盖了买在低点、买在半山腰、买在顶点和穿越两轮市场周期的情况,满足了不择时、长期坚持的种种情况。从回溯的结果看,只有在牛市末期定投指数才有明显的优势,也许要素考虑不完备,但是至少证明了一个问题:即不择时随机定投买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有可能大幅跑输指数的!

  其实从逻辑推理上也不难预计到这种情况,由于指数模拟的是“永远满仓”的情况,因此,如果投资者在牛市初期买进,由于初期买入的“少”,而指数是“满仓”,投资者跑输指数的概率就加大,但是获得绝对收益的概率在加大。反之,如果在牛市顶部区域买入,则跑赢指数的概率就加大,但是产生绝对亏损的概率也随之加大。如果指数呈螺旋式上升,即使投资期限足够长,例如上例的十年期,则投资绩效也可能不佳,原因在于熊市定投的亏损,至少部分抵消了投资者在底部“抄底”收集“筹码”的收益。

  好的策略还是要注重估值,注重统计规律,要在低估的时候大量分批买入,即使市场下跌,也还是要买;在市场大幅上涨后,停止定投甚至卖出,而不是一味强调“不择时,长期投”。

  巴菲特强调的也是在低估这一“特定时期”到来的时候“分批买入”,而不是强调“定投”,指数定投,巴菲特没有说过!

  作者刘婷文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公众号:韭菜投资圈

  《证券市场周刊》将于3月1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聚宝厅举行第十八届“远见杯”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年会,并现场颁奖,快点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吧。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