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1月规模激增逾7000亿 货基连降两月后大增

  受行情影响,五大类基金1月规模均呈现增长。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公布了公募基金1月末的市场数据。

  截至今年1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合计13.78万亿元,比去年底增长约7426亿元,股基、混基、货基、债基、QDII基金这五类基金均在1月实现正增长。对此,业内人士称,行情回暖和年底过后的规模回归为主因。

  货基规模大起大落

  此前,货基已连续两个月规模缩水。中基协数据显示,去年11月和12月底,货基规模分别环比缩水810亿元和6383亿元。而今年1月,货基规模实现正增长,环比增长约5333亿元,达8.15万亿元,约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六成。

  “货基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规模缩小,和年底前银行理财资金的分流有关系。在年底这个因素结束以后,1月份货币基金的规模回归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证券市场专业人士王斌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道。

  此外,货基规模缩水还与市场回暖有关。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货币基金连续两个月缩水,主要受家庭资产配置思维转变影响。股票市场活跃起来之后,家庭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有所改变,因而货币基金规模表现为缩水。”

  股基规模增份额降

  值得注意的是,股基1月底的规模创新高。中基协数据显示,股基1月底规模达到8505亿元,为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从近3个月来看,股基的规模增幅表现为“V”型。去年11月底,股基规模环比增长约200亿元,去年12月则减少约109亿元,直至今年1月又环比增长约260亿元。

  “股基规模增长受益于市场环境回暖影响。”对于未来发展趋势,郭施亮进一步表示,“股市仍然以资金作为推动的主导力量,市场赚钱效应仍然影响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持续保持万亿以上规模,市场投资活力仍存,但3100点压力较大,市场仍需警惕高位震荡格局,3000点争夺战仍然剧烈展开。”

  除了在股市火热情况下的主动选择,股基规模增长还有被动的因素。“股基的规模增长有可能并不只是申购数量的绝对增长,也有可能是因为市场上涨所带来的规模增加。”王斌伟表示。

  确实,中基协数据显示,股基在去年底份额约为7717亿份,而今年1月底份额约为7569亿份,减少约148亿份。

  回调是长线布局机会

  那么,1月份基金业绩表现如何?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1月各类型基金均取得正收益。根据银河证券一级分类,股票基金(含指数基金)今年1月份收益率上涨3.51%,混合基金上涨2.59%,债券基金上涨0.97%,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24%,QDII基金上涨4.30%,黄金ETF上涨0.80%,FOF(基金中基金)上涨1.69%。

  其中,可转债基金表现最佳。上海证券研报显示,中证转债指数受权益市场带动表现强势,1月收益率达5.24%。而从基础市场来看,1月沪深两市纷纷迎来“开门红”,沪市表现更优,大盘价值风格表现较好,主要指数月度收益率全线翻红;债券市场整体上行;海外权益市场呈普涨态势,国际金价、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对于3月的投资策略,上海证券表示,重视快速上涨后的风险,回调即是长期布局机会。2019 年市场已经进入历史少见的长期投资布局期,尽管短期上涨过快使得市场承受一定回落压力,但整体行情值得期待,风险偏好较高者不妨以更加乐观的态度对待2019 年,风险敏感者可以等待明显回调后再行进入。主题方面,成长股尤其是与科技进步、先进制造有关的标的有望产生较高超额收益。

  此外,应以配置的眼光选择基金。在权益基金方面,注重风险控制能力,在波动较大的市场中保留前期胜利果实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利用指数增强工具抄底基本面底部机会,同时注重基金的选股能力,主要投资机会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金融地产主题基金和中大盘价值型基金三个方面。

  在固定收益基金方面,上海证券判断债牛或已入秋,未来上涨空间有所减小,但转债市场表现较好,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关注转债的机会。

  而在QDII基金方面,在目前政策对经济托底、估值具备吸引力的情况下,香港市场的优势逐渐得到体现,且新兴市场风险偏好已有回升,港股QDII值得期待。

  另外,金价在当前市场环境处于强势区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正在增大;美联储表态放缓加息,制约金价因素阶段性减弱。从长期走势来看,当前金价处于触底反弹趋势中,近期可以继续关注黄金QDII基金。

关键词阅读:公募基金 规模 货基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