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Beta方兴未艾 兴业上证红利低波ETF乘势收获好回报

  Smart Beta“聪明贝塔”策略作为兼并主动、被动投资优势的一种因子策略,不仅可以获得相较传统宽基指数较高的投资收益,且由于其透明的策略和低廉的费用,受到国内外机构、个人投资者的热捧。由于该策略受到越来越多“聪明资金”的青睐,各基金管理人均将其作为重要的产品布局方向。

  兴业基金首只Smart Beta策略的战略重磅产品——兴业上证红利低波ETF于6月24日正式上市,首发规模达15.97亿元,在今年发行的同类策略型指数产品中规模最大。公开数据显示,产品结束募集至上市,基金净值在建仓期获得超越基准10.17%的表现,这得益于产品建仓期的精准择时操作。

  Smart Beta ETF:他山之石,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经过十余年发展, Smart Beta ETF作为因子策略在ETF基金领域的运用,早已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品种之一。中证指数报告数据显示,美国Smart Beta规模2018年度达7793亿美元,占所有ETF规模的比例为23.20%。

  Smart Beta ETF在海外发达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情况下,其理念也被引入至我国资本市场。由于起步晚、投资者认知等多方面原因,与成熟的美国市场相比,我国Smart Beta ETF市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Wind数据显示,从2007年国内第一只Smart Beta ETF成立以来,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上市成立的Smart Beta ETF数量仅有12只,总规模为63亿元,占所有股票型ETF规模的比例只有2%。远远低于成熟市场的同类产品比重。

  兴业基金首只战略布局的权益指数产品,就选取Smart Beta“红利+低波”双因子策略,正是基于对国内Smart Beta ETF发展存在巨大空间这一基本的市场判断。

  红利低波基金经理那赛男进一步解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聪明资金选择通过借道ETF投资A股。一是因为国内外资本市场与国外成熟市场互联互通的趋势不断加强,A股在海外国际的配置权重逐年上升。二是因为国内保险、养老等长线机构资金正不断入市,A股市场的有效性正在不断得到提升,不可逆的去散户化趋势也成为各方共识。

  相对于传统的市值加权ETF而言,Smart Beta ETF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尤其在2018年剧烈波动的市场行情之下,大量的资金涌进Smart Beta ETF抄底,2018年Smart Beta ETF的规模相对于2017年增幅达到了93.35%。

  那赛男表示,虽然我国Smart Beta ETF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市场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其正逐渐受到广大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青睐,因而各基金管理人均将其作为重要的产品布局方向。

  红利低波回报优异

  红利因子作为最经典,投资者耳熟能详的Smart Beta策略,不仅具有高股息率的特征,且大概率能够取得较高收益。作为采用“红利+低波”双因子策略的上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近年来不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且大幅超越了同时采用“红利策略”的上证红利指数。

  在红利因子的选取基础上,兴业上证红利低波ETF同时采用双因子策略,即“红利因子+低波因子”。红利低波筛选成分股时,既充分考虑了成分股的股息率水平,又兼顾了企业的股息支付率和红利增长率。“这相当于从动态的角度,对企业的盈利水平、股息支付意愿进行了判断和筛选。” 那赛男谈到。

  兴业上证红利低波ETF自成立以来,不仅实现了较好的跟踪目标,且建仓期的精准择时操作,使其大幅超越了业绩比较基准。那赛男谈到,这主要得益于基金管理人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公司投委会对市场趋势的精准研判。

  基金经理那赛男具有超过10年的ETF研究和管理经验,从ETF及量化投资分析员、权益投资ETF专员、ETF产品开发研究、基金助理到ETF基金经理,始终致力于为持有人创造持续性稳定收益。

关键词阅读:Smart Beta 兴业 ETF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