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基金最新净值涨幅达2.41%

  金融界基金07月02日讯 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新华红利回报混合,代码003025)07月01日净值上涨2.41%,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2156元,累计净值为1.2156元。

  新华红利回报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1.56%,今年以来收益23.69%,近一月收益7.73%,近一年收益20.49%,近三年收益--。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姚秋,自2017年03月27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8.70%。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山西汾酒(持仓比例4.50%)、华夏幸福(持仓比例4.24%)、凯莱英(持仓比例3.53%)、中国电影(持仓比例3.36%)、荣盛发展(持仓比例3.35%)、贝达药业(持仓比例3.33%)、平安银行(持仓比例3.07%)、泰格医药(持仓比例2.85%)、伊利股份(持仓比例2.79%)、中国平安(持仓比例2.74%)。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下行趋势有阶段性收敛,基建投资小幅反弹,地产数据韧性较强。资产价格表现为股强债稳。总体风险偏好的上行和边际上继续宽松的流动性状况,是造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资产配置方面,我们维持股债并重、适当增配转债的策略,注重股票估值与公司基本面的匹配度、注重债券收益率与宏观基本面的匹配度,着力防范信用风险。股票方面,我们坚持区间低估策略,即根据行业和个股的相对估值水平,对观察池内的标的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作为配置与调仓的依据。我们根据市场总体的估值水平变化、行业之间基本面状况的对比,以及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度,继续增加了对弱周期必选消费行业的持仓,在医药和家电等行业内部进行了结构调节,适当减配了银行、地产等接近景气末期的行业。从一季度来看,我们的组合在较低的风险敞口下,实现了超额收益。债券方面,我们继续维持中等久期、哑铃型配置的策略,并根据市场收益率的变化,对组合久期进行微调。短久期债券方面,我们以高等级债券作为主要标的,回避存在潜在信用风险的个券;中长久期债券主要以政策性金融债为主。转债方面,随着供给放量、转股溢价率和正股吸引力的变化,我们用较小的仓位进行了转债二级市场投资,并继续对主流品种保持密切跟踪。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2019年3月31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1485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86%,同期比较基准的增长率为13.72%。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现阶段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已经基本显性化,虽然3月经济数据有所反弹,但温和下行趋势难以逆转。国内方面,基建投资有望小幅反弹,但对经济的拉动力量有限;地产投资短期仍有韧性,但向下的边际力量越来越强;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虽有韧性但随可支配收入走弱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随着消费总量基数的增加,消费增速的小幅下滑对GDP增速的影响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棚改货币化的逐渐退出与三四线城市地产销售的走弱将对经济增速形成明显的负向拉动。国际方面,贸易战以及大国博弈的格局,以及背后反映的世界经济非均衡发展局面,将会持续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过去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的出口拉动,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明显变弱,同时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增长放缓、利润率压缩的局面。与此同时,与出口间接相关的产业也将面临考验。美国对中国的对抗短期有望缓和,但中长期内,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在变差。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与国内经济结构问题,经济下行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经济边际走弱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适当调整来进行对冲,政策的边际效果可能会明显弱于此前数次,但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为新经济的崛起赢得时间。一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的旧动能越来越难以持续,新的增长引擎已经暂露头角,但仍难以扛起大旗。随着美国对中国的对抗立场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大。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具有齐备的产业部门、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日趋改善的微观生态环境,经济本身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发生断崖式下行的可能性不大。中期来看,随着经济潜在增速的下行,投资的必要回报率会随之下行,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中枢水平将会下降,非周期类股票的经增速调整的市盈率水平可能会有所抬升。股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亦有优势。在经济下行阶段,估值水平受两方面的合力作用:一方面,盈利能力变弱;另一方面,投资者的要求回报在下降。不同行业和属性的公司受两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反映了较多悲观预期。市场对利空的反应会逐渐钝化,而在利好来临、或者利空低于预期时,会有明显的向上空间。债市虽然受益于经济走弱,但收益率的变化已经对此有较多反映,长端收益率短期内继续大幅下行的概率不大,但如果受到权益资产的过度挤出从而收益率发生明显上行,则配置价值也会明显上升。对于转债,我们持续关注供给放量、转股溢价率调整、正股投资吸引力变化带来的配置机会。(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