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基金09月18日讯 圆信永丰优加生活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代码001736)公布最新净值,下跌1.72%。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543元,累计净值为1.543元。
圆信永丰优加生活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5-10-28,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80.00% + 中债-综合指数*20.00%”。 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4.30%,今年以来收益27.21%,近一月收益5.25%,近一年收益18.42%,近三年收益26.58%。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433/645),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107/788)。
金融界基金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13.96%,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9.28%,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13.44%,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基金经理为范妍,自2015年10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57.00%。
最新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格力电器(持仓比例5.75% )、中顺洁柔(持仓比例4.24% )、中航光电(持仓比例4.24% )、三一重工(持仓比例4.20% )、济川药业(持仓比例3.82% )、海康威视(持仓比例3.81% )、春秋航空(持仓比例3.63% )、中直股份(持仓比例3.61% )、万科A(持仓比例3.17% )、安科生物(持仓比例3.11%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39.58%,整体持股集中度(低)。
最新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信证券(持仓比例5.63% )、伊利股份(持仓比例4.76% )、海康威视(持仓比例4.46% )、中航光电(持仓比例4.45% )、格力电器(持仓比例4.33% )、海油工程(持仓比例4.10% )、中国平安(持仓比例3.50% )、济川药业(持仓比例3.45% )、中直股份(持仓比例3.25% )、中顺洁柔(持仓比例2.85%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40.78%,整体持股集中度(中)。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一季度,增量资金流入A股市场,带来了流动性推动的股票市场上涨,增量资金主要为北上资金、国内绝对收益账户加仓和信用账户加仓。同时,受到春节错位的影响和去年3月份环保基数较低的影响,经济数据一度出现反弹,这也使得投资者的预期变得乐观。我们对经济的预期并不乐观,但跟踪到流动性改善后,我们也适度进行了仓位上的调整。4月份,国债收益率上行,政治局会议重新强调去杠杆,央行货币政策温和转向。同时,北上净流入资金出现负增长,北上资金的流入规模显著低于我们年初的预期。相应地我们调减了仓位,对市场的判断由乐观转向中性。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偏弱,各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自下而上,平衡估值和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选择了一批长期增长前景仍然稳定的个股。对于投资者仓位比较集中的食品饮料行业和预期乐观的周期行业(我们称之为3月份"周期幻觉"),我们进行了减仓。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报告期末圆信永丰优加生活基金份额净值为1.434元,本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8.2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1.47%。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我们预期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压力均有所上升,地产上半年是唯一超出我们预期的主线,下半年也可能出现调整。在"六稳"和"结构性去杠杆"的大方向下,我们预期国内政策仍将保持定力。走老路和大水漫灌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并不能有效推动经济转型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也不能解决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长期看,在大类资产的比较中,股票类资产的估值仍然处于历史的低位,债券、地产、理财、其它国家股市等资产类别的预期回报率在下降,各类机构的资产配置存在压力。因此虽然宏观经济周期并不乐观,但是我们不排除资金面出现类似一季度的波动,这点需要密切跟踪。我们的配置上以经济转型的方向为主要的配置基础,部分低估值的行业为配置底仓。相对看好5G、自主可控产业链、军工、教育、医药等行业。同时从底线思维的角度出发,选择性价比合适、股息率高的个股进行配置。



- 批量公司预告中期业绩,6家公司业绩增速或超10倍!这些板块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 比特币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美股比特矿业暴涨155.69%,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
-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超18倍,稀土永磁战略价值仍将持续发酵,板块股价上涨大致分三阶段
- 多家硅片企业上调硅片报价,硅料市场已呈现触底企稳态势
- 6月核心CPI涨幅创新高,消费板块或受益
- 百部影片角逐暑期档,或直接拉动三季度业绩,两类企业直接受益
- 全球首家!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AI芯片需求引爆指数级增长
- 5连板PCB大牛股业绩预告“炸场”,扣非净利润同比预增4700%-6300%
-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市公司,业务协同效应或显现!深挖人形机器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