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基金最新净值涨幅达1.70%

  金融界基金11月19日讯 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代码000006)11月18日净值上涨1.7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183元,累计净值为1.1183元。

  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1.83%,今年以来收益11.83%,近一月收益1.75%,近一年收益--,近三年收益--。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盛丰衍,自2019年03月1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1.83%。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青岛啤酒(持仓比例0.87%)、澜起科技(持仓比例0.84%)、华夏银行(持仓比例0.84%)、华西证券(持仓比例0.78%)、蓝光发展(持仓比例0.77%)、久远银海(持仓比例0.73%)、今世缘(持仓比例0.72%)、三一重工(持仓比例0.72%)、中文传媒(持仓比例0.72%)、宝信软件(持仓比例0.70%)。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顾2019年三季度,中美贸易战升级,且有向其他领域扩散之势。美国封杀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外交领域恶意诋毁中国形象,大幅提高中国货物关税,支持台独港独势力。中国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之初使用极尽善意的策略应对美国,在非核心利益上让步,但其结果却是美国变本加厉。面对美国的霸凌行为,中国坚定地用多项举措回应。国务院新闻办公司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一方面向全世界揭露了美国霸凌行径已殃及全球,一方面再次阐述了中方“不想打但不怕打”立场;中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以此震慑部分恶意美国企业;中国国家发改委暗示中国或用限制稀土出口反击美国;试射了洲际导弹巨浪3,展示中国强大军事力量;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实现与其他国家更深层次的利益绑定。数年之后回头看今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封锁打压,反而使得中国科技强国之路走的更为坚定,成果更为丰硕。2019年7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六稳”和防风险,可能暗示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发力,以此应对外部不确定以及内部经济的下行压力。展望2019年四季度,预计政策暖风频吹,上市公司盈利探明底部区域。三股正向力量将托底指数,一股不确定力量将扰动指数,预计A股指数震荡上行。正向力量其一是持续流入的外资。宏观上看A股与国外资产相关系数并不高,并且国际资本明显低配中国资产,随着政策持续开放,中国资产对于国际投资者越发具有吸引力。A股逐步入摩和入富,外资投资A股的比例将逐年提升。中国是世界上政治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制造业,拥有最大体量的消费市场,这都是中国资产价值所在。世界增持中国,正在路上。正向力量其二是国内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将出现拐点,长期增配股票。房地产政策调控还原其居住属性、消弱其金融属性,地产可投资性下降,随着房地产税逐步推进,对房地产资产稳定保值升值的预期或扭转;P2P等保本保息高收益产品风险凸显,风险事件频发,这将降低居民对此类资产的风险偏好;国内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将逐步流入股市。正向力量其三是改革将持续释放红利。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切换,中国制造将逐步升级为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拥抱世界的成功改革都曾历经坎坷和波折,如今的改革也是砥砺前行。中国深化改革的成果终将逐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扰动力量是主要是中美摩擦。2018年中美摩擦从贸易战开始逐步升温和扩散,时至今日即使中美可能阶段性达成协议但之间的分歧会一直存在,并且之间的摩擦不会因一次会议一份协议而停止。但其对市场的边际负面影响将逐步淡化,一方面中美摩擦的利空在股市中已逐步定价,随着市场恐美情绪相比2018年大为好转,对国家信心的逐步提升,股市风险偏好也将提升;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储备了政策工具箱,以应对中美摩擦升级,起到了对冲作用。投资策略上,本基金始终维持中高股票仓位,风格偏成长,行业配置参考中证500指数,选股标准兼顾安全边际以及业绩的向上超预期,同时规避量价指标上显示出超买的个股以及临近解禁的个股,股票数量约在150只~300只,以此弱化个股黑天鹅的影响。7月22日科创板鸣锣开板,本基金增加科创板新股打新策略,以此增厚基金收益。本基金努力通过选股获得相对于基准的超额收益,打造成长风格的优质基金,在接下去的投资管理中会坚持类似的投资风格。感谢持有人的支持,我们将继续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基金,努力为持有人带来优异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报告期内基金业绩表现参见本报告第三部分“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