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年失联私募名单接连公布 如何避坑看这三招

  强监管下,私募基金行业加速洗牌,一批批失联机构陆续被清理注销。

  1月13日(本周一),中国基金业协会官微公示第三十四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北京大道纵横投资、平安财富(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为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35家私募公司上榜(文末附表)。这也是2020开年以来第二次失联私募名单公告。

  另据公示资料,截至2020年1月9日,失联名单上的私募机构已累计达到1102家。

  公告显示,这些被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满三个月仍未办理相关待办任务并按要求提供签章材料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依据相关规定注销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如何尽早识别问题私募,避免踩坑,小编为大家分享三条避坑招数。

  招数1:从管理人公示信息下手,层层击破

  在接触一家私募时,投资者应该对该私募进行全面体检,尤其需要核对公示信息上的基金管理人全称、组织机构代码是否与该私募机构宣传资料上所提供的一致,避免有不法机构碰瓷正规私募机构来行骗。由于私募管理人在更换办公地址之后是需要及时在协会进行更新的,有条件的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备案信息上的办公地址去进行实地拜访,看该公司是否真的在此设有办公人员。

  此外对于实缴资本低于100万或实缴资本低于25%的,公司登记一年以上但管理规模依旧为零、非正常清算、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以及曾被证监局作出警告并处罚款的私募管理人,为避险,投资者也应对这类私募敬而远之。

  招数2:仔细核对打款信息,认准募集账户

  谨记,涉及打款事宜,一律不转入私人账户(微信、支付宝、个人银行卡),也不要转入公司账户。投资人应该将相应数额的资金转至基金募集账户,因为从认购到赎回,私募基金募集的资金始终属于投资者,私募机构只是代为管理。也就是说,对于购买证券类私募产品来说,只要是转入募集账户的钱,就永远是你的,只说多(赚)还是少(亏)的问题,但是一旦进入私募机构的个人账户或者公司账户,大概率是有去无回。

  招数3:向违规公开展示业绩、承诺保本与收益的私募机构说不

  正规私募意在行稳致远,根据私募排排网,不少私募对合规的把控甚至超过行业相关规定;而披着私募正规军外衣做非法集资的机构,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往往就会降低投资门槛,进行不合规定的公开展示业绩宣传,甚至向投资者承诺保本,或者以远超市场理财的高收益进行承诺。但最后往往应了那句“你看上的是别人的高收益(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理性投资者务必远离这类承诺陷阱。

  附表:中国基金业协会第三十四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

关键词阅读:失联私募 承诺陷阱

责任编辑:仇霞 RF1007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