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下,私募基金行业加速洗牌,一批批失联机构陆续被清理注销。
1月13日(本周一),中国基金业协会官微公示第三十四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北京大道纵横投资、平安财富(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为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35家私募公司上榜(文末附表)。这也是2020开年以来第二次失联私募名单公告。
另据公示资料,截至2020年1月9日,失联名单上的私募机构已累计达到1102家。
公告显示,这些被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满三个月仍未办理相关待办任务并按要求提供签章材料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依据相关规定注销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如何尽早识别问题私募,避免踩坑,小编为大家分享三条避坑招数。
招数1:从管理人公示信息下手,层层击破
在接触一家私募时,投资者应该对该私募进行全面体检,尤其需要核对公示信息上的基金管理人全称、组织机构代码是否与该私募机构宣传资料上所提供的一致,避免有不法机构碰瓷正规私募机构来行骗。由于私募管理人在更换办公地址之后是需要及时在协会进行更新的,有条件的投资者也可以根据备案信息上的办公地址去进行实地拜访,看该公司是否真的在此设有办公人员。
此外对于实缴资本低于100万或实缴资本低于25%的,公司登记一年以上但管理规模依旧为零、非正常清算、高管人员无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以及曾被证监局作出警告并处罚款的私募管理人,为避险,投资者也应对这类私募敬而远之。
招数2:仔细核对打款信息,认准募集账户
谨记,涉及打款事宜,一律不转入私人账户(微信、支付宝、个人银行卡),也不要转入公司账户。投资人应该将相应数额的资金转至基金募集账户,因为从认购到赎回,私募基金募集的资金始终属于投资者,私募机构只是代为管理。也就是说,对于购买证券类私募产品来说,只要是转入募集账户的钱,就永远是你的,只说多(赚)还是少(亏)的问题,但是一旦进入私募机构的个人账户或者公司账户,大概率是有去无回。
招数3:向违规公开展示业绩、承诺保本与收益的私募机构说不
正规私募意在行稳致远,根据私募排排网,不少私募对合规的把控甚至超过行业相关规定;而披着私募正规军外衣做非法集资的机构,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往往就会降低投资门槛,进行不合规定的公开展示业绩宣传,甚至向投资者承诺保本,或者以远超市场理财的高收益进行承诺。但最后往往应了那句“你看上的是别人的高收益(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理性投资者务必远离这类承诺陷阱。
附表:中国基金业协会第三十四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





- 反内卷持续推进叠加成本下行双重驱动,两家水泥区域龙头业绩预喜
-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 ,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
- 多晶硅价格止跌回升,光伏行业迎政策护航与行业自律
- 全球PCB产值稳步增长,AI资本开支催热底层材料赛道
- 阿里开源WebSailor网络智能体,机构称AI Agent智能体经济已经全新开启
- 大模型网络硬件架构的关键部件,交换机重要性日益凸显
- 特朗普拟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纽约铜盘中暴涨17%创196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 工业富联业绩大涨,印证全球AI算力建设加速趋势
- 建材行业打响“反内卷”攻坚战,龙头企业估值修复可期
- 光伏板块再次大涨,重磅会议推动行业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详解光伏行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