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两市小幅低开,冲高回落,午后两市弱势盘整,临近尾盘再度回落,截至收盘沪指跌0.71%,终结2月4日以来的七连阳。虽然当日市场震荡调整,但以半导体、芯片等为代表的行业逆势领涨大盘,受此影响,国泰基金旗下半导体50ETF表现十分强势,净值大涨2.96%达到2.022元,盘中净值更是最高达到了2.124元,相比去年6月上市时,涨幅达到106.02%,全天成交额16.4亿元,位居沪深两市股票ETF第一名。
截至2月13日收盘,国泰半导体50ETF规模达到81.17亿元。2019年5月,半导体50ETF的首发规模仅为2.77亿元,去年年底规模增长10倍,超过30亿。而今年以来,半导体50ETF的规模更不断多倍增长,1月21日半导体50ETF规模突破50亿元,到2月13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基金规模突破8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若与首发规模相比,增长近29倍。
最近两周半导体50ETF的强势表现,从净值数据上来看,已经迅速修复了节后第一天跌停的损伤,其高弹性特征可见一斑。而从行业基本面上来看,疫情对半导体行业的成长与上涨逻辑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半导体行业此前的上涨逻辑主要来自于半导体大宗商品的价格周期、中美科技割裂导致的国产替代周期、5G通信网络建设周期。大宗商品方面,由于半导体存储厂家采取洁净式生产,防护级别远超医用级别,巨头企业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也能正常运作,因此大宗商品供给侧短期受影响不大,需求端由于“云”概念的火爆,反而受益;另外,国产替代和5G通信网络的建设,涉及国家战略需求,主线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更长期来看,作为优质核心资产,相比海外,国内半导体板块一直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随着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开疆拓土,需求共振叠加政策支持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大陆转移,许多半导体相关企业,如封装测试行业,订单产能全线饱和,产品供不应求,半导体产业链成长的加速期正在逐渐到来,后续或将通过业绩的高速增长化解估值提高的压力,后市依然非常值得期待。
据了解,国泰半导体50ETF跟踪的中华半导体指数,成分股数量50,优胜劣汰精选行业中最有潜力的50个上市公司编制指数,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涵盖上游材料和设备,中游设计和制造,下游封装和测试的行业完整生态链条,无论哪一细分行业迎来利好,指数都可能从中获益。另外,由于指数的自由流动市值仅为三千多亿元,弹性较大,成为投资者希望快速把握市场行情的得力工具。
注: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净值高低和指数短期涨幅列示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与保证。





- 10万亿海洋经济重磅利好!水产养殖罕见集体涨停,连獐子岛都板了,掘金海洋经济攻略出炉
- 核聚变发电迈入新阶段!中洲特材、常辅股份抢跑清洁能源新赛道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中集环科、海兰信抢占“深蓝”产业高地
- 中科院突破固态电池“心”技术!容百科技、恩捷股份抢占产业化先机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克莱特、天和防务掘金深海新蓝海
- 盘古Pro MoE 72B开源,AI 3.0时代启幕!润和软件等股投资机遇凸显
- 政策加码+技术突破!脑机接口概念“狂飙”,创新医疗连板,翔宇医疗等跟涨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 创新药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医保新政策全面激活医药产业链,资本市场持续看好!
- 国内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供需格局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