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两市小幅低开,冲高回落,午后两市弱势盘整,临近尾盘再度回落,截至收盘沪指跌0.71%,终结2月4日以来的七连阳。虽然当日市场震荡调整,但以半导体、芯片等为代表的行业逆势领涨大盘,受此影响,国泰基金旗下半导体50ETF表现十分强势,净值大涨2.96%达到2.022元,盘中净值更是最高达到了2.124元,相比去年6月上市时,涨幅达到106.02%,全天成交额16.4亿元,位居沪深两市股票ETF第一名。
截至2月13日收盘,国泰半导体50ETF规模达到81.17亿元。2019年5月,半导体50ETF的首发规模仅为2.77亿元,去年年底规模增长10倍,超过30亿。而今年以来,半导体50ETF的规模更不断多倍增长,1月21日半导体50ETF规模突破50亿元,到2月13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基金规模突破8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若与首发规模相比,增长近29倍。
最近两周半导体50ETF的强势表现,从净值数据上来看,已经迅速修复了节后第一天跌停的损伤,其高弹性特征可见一斑。而从行业基本面上来看,疫情对半导体行业的成长与上涨逻辑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半导体行业此前的上涨逻辑主要来自于半导体大宗商品的价格周期、中美科技割裂导致的国产替代周期、5G通信网络建设周期。大宗商品方面,由于半导体存储厂家采取洁净式生产,防护级别远超医用级别,巨头企业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也能正常运作,因此大宗商品供给侧短期受影响不大,需求端由于“云”概念的火爆,反而受益;另外,国产替代和5G通信网络的建设,涉及国家战略需求,主线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更长期来看,作为优质核心资产,相比海外,国内半导体板块一直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随着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开疆拓土,需求共振叠加政策支持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大陆转移,许多半导体相关企业,如封装测试行业,订单产能全线饱和,产品供不应求,半导体产业链成长的加速期正在逐渐到来,后续或将通过业绩的高速增长化解估值提高的压力,后市依然非常值得期待。
据了解,国泰半导体50ETF跟踪的中华半导体指数,成分股数量50,优胜劣汰精选行业中最有潜力的50个上市公司编制指数,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涵盖上游材料和设备,中游设计和制造,下游封装和测试的行业完整生态链条,无论哪一细分行业迎来利好,指数都可能从中获益。另外,由于指数的自由流动市值仅为三千多亿元,弹性较大,成为投资者希望快速把握市场行情的得力工具。
注: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净值高低和指数短期涨幅列示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与保证。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