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受疫情拖累大幅震荡 基金经理不改判断看好科技券商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扩散影响,隔夜(2月24日)海外股市大幅震荡,美股纳指和道指均下跌超3%,多只科技股大幅收跌,特斯拉收跌超7%。
2月25日,A股早盘冲高回落,盘中大幅震荡,上演“V”字型反转。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013.05点,下跌0.6%,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翻红,分别上涨0.71%和1.03%。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五日破万亿元,实现成交额1.42万亿元。
A股维持自身运行节奏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海外市场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扩散的冲击,与国内市场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国内的疫情冲击来得早,已经度过了恐慌期,盘中震荡更多是获利回吐压力,目前市场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关注更多一些。从大的角度看,美股等运行周期和A股也不一样。所以,A股会维持自身的运行节奏,对后市并不悲观。
震荡市场下,科技、成长、券商等前期热点板块悉数大幅调整,资金却在借道主题ETF布局这些板块。Wind数据显示,2月25日,A股科技行情风向标、国内最大规模科技主题ETF——科技龙头ETF上涨1.34%,成交额22.55亿元。
规模首超90亿元的券商ETF上涨0.69%,成交额15.21亿元。A股唯一医疗ETF跌0.51%,成交额1.81亿元,创历史新高。首只新能源汽车ETF——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上涨4.12%,成交额17.86亿元。
科技和券商股被看好
长期来看,科技板块和券商板块依旧被众多业内人士看好。
华宝基金认为,本轮科技成长牛市是由“科技景气主线扩散(业绩)、居民资金入场(资金)、资本市场改革(风险偏好)”三个主线慢变量主导的,海外疫情的波动并不影响这一大逻辑。目前国内仍然处在疫情边际转好、稳增长政策逐渐发力、资本市场改革推进的“甜蜜期”,市场交易额也持续放量在一万亿元以上,本轮科技成长行情还远没有走完。
中融基金维持看好科技板块为2020年全年主线的判断不变。外围股市的下跌和疫情的扩散确实会对A股的投资者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中长期看,中国向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转型必然会成功,这是2019年以来A股科技股走出大牛市的基础。即便创业板指短期出现调整,也不改变长期向好的趋势。另一方面,目前中小板指、中证500指数的估值大体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意味着科技股仍具备结构性投资机会。
沪上某中型公募基金认为,疫情对企业的生产或多或少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受影响的大小不一,总体上看影响是短期的,即使疫情严重地区的半导体相关企业也没有停工。对科技企业而言影响不大,对科技股的影响更多的是市场情绪和少部分短期复工问题,不改变中长期向好的趋势,需求还是存在的,只是有一少部分被延后了。
招商基金经理苏燕青表示,在市场流动性宽松情况下,市场成交量逐级放大,自2月19日至今连续五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万亿元,券商的经纪和自营业务直接受益。从当前行情驱动来看,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入市之间的正向循环仍在延续,市场行情与券商业绩形成共振。
从结构上来看,龙头券商的估值相对更低。后市伴随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权益市场有望持续活跃,当前券商板块的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后续有望凸显其高贝塔属性,进一步提升估值水平。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