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海外疫情扩散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短期波动持续加大。3月26日,建信基金发布观点表示,资本市场真正企稳的底部区间还需要在交易换手中逐步“磨出”,当前市场的配置主线应在“供需两端都在国内”的板块,同时持续规避外资重仓的高估值“核心资产”。
建信基金表示,从海外市场看,美元流动性的困境正在缓解,未来需警惕外围市场的信用风险引发投资者对国内因外需下降带来的经济担忧。鉴于美联储近期的一系列举措,美元流动性紧张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系统性风险降低,正在向局部性、结构性问题收缩,市场无需过度恐慌。后续,外围市场更大的风险还在信用市场,应警惕信用市场的变化与未来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基本面构成共振,对全球资本市场形成中期维度的负面影响,并且进一步引发国内投资者对因外需下降带来的经济担忧。
从国内宏观层面看,应关注海外疫情的升级向金融市场“传导”的迹象。分部门看,外需下降恐将成为影响国内2-4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国内消费和民间投资在2020年上半年可能还难以回到“趋势增势”,政府及国企主导的投资有望加速。在市场政策层面,近期定增新规进行“打补丁”,对战略投资者定义更加明确,这有利于减少市场纯粹的套利行为,帮助上市公司引入真正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协同作用的投资者,利好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整体上看,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近期波动显著加大,建信基金认为,主要配置的方向包括三方面,一是超跌的半导体板块,纯博弈超跌反弹;二是新基建方向的5G;三是计算机领域的自主可控等主题。主要规避的方向则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高估值消费股,警惕外资卖盘压力下出现短期的“戴维斯双杀”。二是偏周期的出口链条产品,主要是玻璃、塑料、机械等传统制造业产品。


全部评论
已关注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



机会情报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