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火线》,一线之外你还需要知道更多。
又一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奔私”!
东方红资产管理副总经理、公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林鹏离职奔私的消息成为登上基金热闻榜。为何这个时点选择创业?此时这么一位行业大咖出走传递了什么信号?
就在刚刚,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官方微信上刊发了林鹏《感恩信任 有幸同行》——致东方红睿丰、睿华、沪港深与恒元等基金持有人的一封信,这也是他本人首次公开致信投资人。
信中表示“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时点,是因为看到东方红品牌价值日渐提升,公司各项业务稳定发展,投研梯队体系趋于完善。我感到由衷的安心,可以放心地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他表示,东方红是梦开始的地方,1998年毕业后加入东方证券,从那至今一直从事投资研究方面的工作,并在这里度过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20年。有幸在这个平台上从一名普通的研究员成长为管理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
他认为,东方红的发展壮大有偶然,也有必然:以基本面为基础、分散化的投资方法,重视企业的投资价值,价值投资的方法一直在完善与优化。虽然外部环境复杂难测,但我们从未怀疑过中国资本市场的光明前景。
在林鹏看来,这条道路,一定能够为更多持有人,创造长期、可持续且稳定的回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以下为林鹏致信:《感恩信任 有幸同行》——致东方红睿丰、睿华、沪港深与恒元等基金持有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各位朋友:
感谢长期的信任与陪伴,虽然和你们中的大多数素未谋面,但各位给予我沉甸甸的托付和责任,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成长动力。
离开培育我的东方红,追求长久以来的创业梦想,这是一个依依不舍但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之所以选择现在这个时点,是因为看到东方红品牌价值日渐提升,公司各项业务稳定发展,投研梯队体系趋于完善。我感到由衷的安心,可以放心地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东方是梦开始的地方。1998年,我毕业后加入东方证券,从那至今一直从事投资研究方面的工作,并在这里度过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20年。白驹过隙,在这20余年里,东方证券与东方红见证了我人生中每一个重要时刻,有寂寞与坚守,也有高光和荣誉。而我也有幸,在这个平台上从一名普通的研究员成长为管理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见证东方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现在这样一家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公司。
作为亲历者,我相信东方红的发展壮大有偶然,也有必然。团队成立之初,本着朴素的思想,东方红选择了以基本面为基础、分散化的投资方法,重视企业的投资价值,成为A股市场价值投资的最初实践者之一。东方红价值投资的方法一直在完善与优化,但我们的理念内核始终是长期陪伴最优秀的企业成长。这源于我们对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信心,对中国优秀企业家价值能力创造的信心,以及作为普通人,我们对努力创建美好生活愿望的信心。虽然外部环境复杂难测,但我们从未怀疑过中国资本市场的光明前景。长期来看,东方红选择的这条道路,一定能够为更多持有人,创造长期、可持续且稳定的回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市场从不缺少优秀的新生血液,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在东方红的文化土壤中扎根发芽,如今已枝繁叶茂,各自独当一面。这批在东方红“传帮带”人才培养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投研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投资研究能力,勤于思考、精于研究,逻辑和框架趋于清晰完善,而且秉承着东方红人所共有的善良、真诚与淳朴。将承载着各位朋友重托的东方红系列基金交到他们的手中,我很放心,且更有信心。我自己也会继续作为东方红产品的坚定持有人(应该可以说,东方红始终会是我最信任的资产管理人),一如既往地与各位朋友们站在一起,互相陪伴,也希望大家给予东方红这群优秀勤奋的年轻人更多的信任、包容和支持。我相信,东方红的成功是价值理念和团队文化的成功,而这样的理念和文化,值得被传播和发扬,更值得每一位持有人长期相伴。
时间是投资的朋友,衷心祝愿东方红的明天更美好!
感恩同行,期待再会!
——林鹏
作为东方红权益投资的领军人和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林鹏的一举一动备受业界关注。2017年他管理的东方红睿华沪港深混合以净值增长率超67.91%夺得偏股基金冠军。而2018年10月,东方红资管曾逆势发行市场首只五年封闭期的偏股基金——东方红恒元五年定开混合基金。这只由林鹏管理的产品当时颇受市场关注,在彼时市场低迷之际2日便提前结束募集,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此次林鹏离职对东方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对金融界基金表示,自2015年开始,基金经理离职就已是常态化现象,因此大可不必过度解读。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今年以来,有将近60家基金公司出现基金经理离职现象,数量达80人。而去年同期,有99位基金经理离职。
该业内人士分析,从个人与平台关系的角度来看,优秀的基金经理与优秀的公司平台始终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因而基金经理的离任,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对团队价值投资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更加有限。
当然,明星基金离职,最“伤心”的还有持有人,因为很多人就是冲着基金经理本人购买的基金。
有不少基民猜测,目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尚存,大量基金经理离职,可能是不看好后市的信号。
事实上,自2015年开始,基金经理离职就已是常态化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虽是权益基金的大年,但全年仍有218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93家基金公司,创近三年离职人数新高。2016年、2017年、2018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分别为142人、150人和166人。
关键词阅读:明星基金经理





- “牛市旗手”业绩炸裂!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 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 京东进军短剧市场,行业高景气下海外短剧及AI短剧等细分方向发展望超预期
- 北方稀土中报预增逾20倍,机构: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启幕,全球AI治理合作路径加快推进
- 不止是硅片硅料!光伏组件含税含运均价也迎来上调
- 国家邮政局“反内卷” ,完善制度规则、推动邮政快递健康发展
- 批量公司预告中期业绩,6家公司业绩增速或超10倍!这些板块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 比特币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美股比特矿业暴涨155.69%,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