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柏瑞量化对冲基金最新净值跌幅达2.08%
金融界基金07月07日讯 华泰柏瑞量化对冲稳健收益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泰柏瑞量化对冲,代码002804)07月06日净值下跌2.0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658元,累计净值为1.1658元。
华泰柏瑞量化对冲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6.58%,今年以来收益2.59%,近一月收益-1.13%,近一年收益7.35%,近三年收益10.01%。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不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田汉卿,自2016年05月2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6.58%。
曾鸿,自2017年08月3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0.60%。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中国平安(持仓比例2.60%)、光大银行(持仓比例1.70%)、民生银行(持仓比例1.55%)、中联重科(持仓比例1.53%)、贵阳银行(持仓比例1.33%)、贵州茅台(持仓比例1.31%)、牧原股份(持仓比例1.29%)、汇顶科技(持仓比例1.28%)、闻泰科技(持仓比例1.24%)、长春高新(持仓比例1.23%)。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继续采用完全对冲策略,通过量化选股模型构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增强股票组合,同时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进行对冲,以获得绝对收益。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大幅的波动。1-2月,国内新冠疫情开始发酵,但国内疫情整体可控,并且在流动性超预期宽松以及科技产业政策催化下,以半导体、云计算、5G、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持续创新高。2月下旬及3月以来,随着疫情全球蔓延,市场情绪迅速转向,全球权益市场开始暴跌,A股开始第二轮回调。在悲观情绪驱动下,市场加深了对后续全球经济基本面恶化、失业率上升,甚至激化更多大国矛盾等风险的担忧。与此同时,各国在疫情防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紧急出台措施。
报告期内我们坚持在800成分股选股,同时坚持了一贯的量化选股策略,并监控各项风险暴露,控制个股风险,模型运行比较平稳。由于2月下旬以来,股指期货受市场不稳定情绪影响,负基差扩大明显,我们择机降低了对冲仓位以锁定基差变动带来的收益。
量化对冲策略的对冲成本方面,较过往已有稳定改善。股指期货负基差是量化对冲产品的主要成本,18年12月以后随着股指期货政策上的松绑,其所带来的流动性的提升对基差的改善产生了一定积极正面的影响,19年11月后IF、IC合约基本能达到升水状态,量化对冲策略的成本端显著改善,并且IC贴水情况的改善,使得策略可以使用500指数增强加IC合约对冲,也增加了对冲策略的灵活转化度。今年3月份股指期货贴水扩大,我们认为更多是受到市场情绪的短期影响,短期影响消除后,基差仍然会收敛到合理范围,我们将继续择机提升对冲仓位水平。
量化模型获取超额收益方面,最近两年,市场在经历了极端事件冲击之后,投资人风险偏好起伏较大,市场交易不怎么注重基本面,进入到2020年,我们认为大概率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继续恢复正常,尽管2、3月份由于国内外疫情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反复,但其恢复正常将是今年的主基调,基于这些判断,我们认为:基本面因子的表现在经历了两年多比较低迷之后,有可能出现较强反弹;中小盘股票的估值经过近四年的调整之后,大小盘风格在经历3年多大盘跑赢小盘后,有可能在今年切换;全市场选股的超额收益大概率恢复到长期趋势线上。2020年年初至今的市场已经开始表现出这种变化的迹象。目前我们已经把股票组合的选股范围扩大到合规的最大范围内,其余正常按照模型的选股策略进行操作,同时继续监控各种新的风险暴露,排查可能有问题的个股。
此外,本基金将积极参与主板IPO打新,及在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参与科创板打新,以获得模型之外的额外收益。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1818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0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36%。(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