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领域向来是大牛股“摇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的过去十年,A股市场仅有的13只涨幅超20倍的股票中,有6只来自于医药生物行业。尽管近期医药板块回调,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个季度医药龙头企业业绩复苏确定性较高,随着下半年估值切换到明年,龙头股估值进入合理范围,配置机会将逐步显现。
基于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性,广发基金将于10月13日布局第2只主动管理的医药主题基金——广发医药健康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吴兴武表示,本轮医药行情的长期逻辑没有发生变化,长期来看,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高端器械等细分行业中,优秀企业具有做大、做强的空间和机会。
行业长期向好逻辑不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药生物板块在上半年逆势成为A股市场的“高光”行业。Wind数据显示,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今年前8个月涨幅达57.70%,在申万一级行业排在第3位。不过,8月中下旬以来,医药板块出现回调,部分品种的调整幅度超过20%。
“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吴兴武分析指出,这一轮行情是从2016年前后新一轮医改作为起点,医改内容包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创新药审批加速。在此背景下,仿制药的价格受到压制,以创新药为主线的子行业的市场需求被激活,医药行业朝着比较健康的态势发展,这是这一轮行情的主线,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从市场需求来看,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医药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吴兴武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加速形成,长期人口结构支撑了医药行业的长期需求,中国居民有能力也有意愿为自己的健康埋单,加上鼓励创新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创新药审批加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医疗行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仍在持续。
细分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尽管近期医药板块处于调整阶段,但对于长期投资的机构资金,回调恰恰是布局优质公司的机会。吴兴武认为,拉长来看,以医药生物为代表、具有长期持续成长力的板块,调整之后可能会迎来新一波的上涨。
“近期医药股出现调整,一是因为医药股估值相对偏高,部分资金从医药板块切换到低估值板块;二是市场的流动性边际宽松程度比前几个月稍微收紧。”吴兴武认为,医药股估值偏高,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基于医药大市场容量、持续扩张的老龄化医药消费需求、各类龙头公司可持续成长的强预期以及持续创新带来的爆发性增长点。如果优质企业的长期逻辑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好公司估值偏高或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
“随着医改和审批政策逐步推进,医药行业对产品质量要求越发严格,对研发投入逐步加大,对医保报销要求更严,对国产厂家更多倾斜,多重因素决定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会逐步清晰,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吴兴武表示,在原有领域进口替代、新领域创新收获放量以及国际市场开拓等三大因素支持下,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渠道平台能力都在加强,具有较好的持续成长性。
在细分领域方面,他比较看好的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药及产业链,二是医疗服务,三是医疗器械公司。其中,创新药能够提升患者在满足基本用药基础上的用药体验,政策一般也不会过多限制创新药的定价,因而创新药是医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此外,民营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更为差异化和优质的服务,也有较强的需求空间。
基金经理简介:
吴兴武:理学硕士,11年证券从业经验、5年投资管理经验;曾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员,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权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2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广发医疗保健、广发轮动等基金。
关键词阅读:广发基金





- 反内卷持续推进叠加成本下行双重驱动,两家水泥区域龙头业绩预喜
-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 ,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
- 多晶硅价格止跌回升,光伏行业迎政策护航与行业自律
- 全球PCB产值稳步增长,AI资本开支催热底层材料赛道
- 阿里开源WebSailor网络智能体,机构称AI Agent智能体经济已经全新开启
- 大模型网络硬件架构的关键部件,交换机重要性日益凸显
- 特朗普拟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纽约铜盘中暴涨17%创196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 工业富联业绩大涨,印证全球AI算力建设加速趋势
- 建材行业打响“反内卷”攻坚战,龙头企业估值修复可期
- 光伏板块再次大涨,重磅会议推动行业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详解光伏行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