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早班车|多看少动,别被“热闹”迷了眼!白马股闪崩不断,三季度私募收缩战线
一、 交易提示
1. 放榜了!公募赚钱能力大PK,“抱团喝酒不吃药”,炒股真的不如买基金?十大重仓股曝光
2020年是当之无愧的公募大年,伴随公募基金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基金公司为基民赚钱能力、公司规模排名以及前五十大持仓股数据得以公之于众。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易方达、汇添富、富国、华夏、嘉实基金旗下产品为基民创造的利润位列行业前五,分别为371.74亿、266.12亿、230.43亿、214.87亿和207亿。三季度市场持续震荡,公募基金抱团持有的板块及个股备受各方关注。天相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立讯精密、隆基股份、中国中免、美的集团、迈瑞医疗、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以及顺丰控股。
2. 货基再受冷落 “瘸腿”天弘基金前三季资产净值逆势缩水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继今年6月货基规模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之后,报告期内再次遭遇净赎回。数据显示,三季度公募基金(含联接基金)总体出现净赎回,净赎回7556.78亿份。不过,与二季度各类型基金均出现净赎回不同的是,三季度净赎回主要集中在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上,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出现净申购。其中,净赎回最多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三季度净赎回份额分别达5126.40亿份和3080.28亿份,净赎回比例分别为10.90%和4.12%。
不过,就公募基金整体而言,得益于新基金特别是权益类基金的火爆发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部基金数量从今年中期的6708只增加到7104只,累计份额从15.3万亿份增加至15.8万亿份,净增近5000亿份,对应基金资产净值也从今年中期的16.8万亿元提升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7.8万亿元,大幅提升了近一万亿元。
3. 排名倒数,规模缩水近80亿!长安基金人事“动荡” 成立九年离任三位总经理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长安基金管理规模为105.31亿元,较去年末的184.43亿元减少79.12亿元,缩水比例达42.9%。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长安基金管理规模为105.31亿元,较去年末的184.43亿元减少79.12亿元,缩水比例达42.9%,而该公司管理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混合型基金规模的减少,从去年末的150.02亿元下降至今年三季度末的76.78亿元。事实上,这与部分基金业绩表现欠佳有关。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旗下长安产业精选A/C、长安鑫禧A/C四只基金年内的净值增长率均飘绿(各类份额分开计算),分别为-5.35%、-5.75%、-4.87%、-5.02%。
除此之外,长安基金管理层亦不平静。10月17日,该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称,总经理袁丹旭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离任日期为今年10月16日,董事长万跃楠代任总经理一职,且袁丹旭任期不足3年。
4. 白马股闪崩不断,私募收缩战线?
近期市场分化尤为明显,中小盘个股阴跌不断,而机构抱团的白马股闪崩不断,创业板则是备受资金青睐,妖股不断。种种迹象表明,资金调仓换股明显,而能否抓住今年最后的吃饭行情,就看仅剩的两个月了。随着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私募基金重仓股也随之浮出水面。据数据,截至10月28日,合计634只私募产品持有的重仓股合计967只。而据今年中报数据,合计804只私募产品持有1234只重仓股。从持仓个股数量来看,三季报较中报减少了267只私募重仓股。数据显示,私募机构在三季度收缩战线明显。
二、 基金发行:本周关注
三、 每日基金净值一览(10月29日)
1. 普通股票型基金净值表现TOP10
2. 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表现TOP10
关键词阅读:白马股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