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投资笔记》主动管理系列
拥抱权益,重仓中国
作者:华富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陈启明
回顾今年前11个月,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主线就是公共卫生危机与疫情冲击后的复工复产。
从宏观数据来看,由于疫情在春节期间暴发升温,2月国内生产接近停滞,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35.7%和29.6%,创下有记录以来新低,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负增长,疫情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显著。
而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内复产复工逐渐爬坡,生产恢复情况向好。一季度GDP增速-6.8%,基本确定为经济见底,二季度实际GDP同比+3.2%,重回正增长区间,基本完成疫情V型冲击的修复,三季度GDP同比+4.9%,持续确认复苏趋势。需求端恢复尽管相对较慢,但在结构上呈现积极的一面,而随着PMI数据显示出企业订单持续向好、库存有序去化、工业品原材料价格回升等积极迹象,经济逐渐进入弱复苏阶段。
今年A股的行情主线也直观反映了宏观经济的节奏变化。疫情暴发初期,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冲击以及公共卫生危机导致的风险偏好快速下降的情况下,市场短期经历了大幅调整。随后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宽松以及风险偏好的逐渐修复过程中,疫情受损较小、甚至是受益品种表现强势,科技、医药以及必选消费异军突起。随着疫情逐渐进入常态化阶段,疫情影响逐渐弱化,市场逐渐走出恐慌,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业绩确定性强的各领域核心资产重新获得市场青睐。
数据截至2020年12月4日
下半年,得益于经济数据的进一步修复,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顺周期板块迎来了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建材、轻工、机械、有色、化工等行业就是典型代表。同时,军工、光伏、新能源车以及免税等板块,由于行业格局改善以及产业升级的自身逻辑,也走出了独立行情。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们清晰地看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正处于实实在在的持续推进中,尽管GDP增速依然处于逐级下台阶的过程中,但经济增长质量是在稳步提高的。未来经济的增长将更多以“继续深化改革”和“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关键在于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我们认为,在经济转型阶段将会产生很多结构性的机会,会有新的需求、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创新产生,成长的逻辑正在从粗放的数量增长向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型驱动转变。经济转型必然会成就好的赛道,孕育出好的公司。我们长期仍将坚守“有安全边际的成长股”投资逻辑。
展望2021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在边际下降,经济复苏持续推进,至少将持续到明年一季度,同时疫苗研发进展顺利、美国大选预期基本落地、人民币升值趋势继续、部分制造业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我们在格局上不悲观。但我们也注意到复苏斜率不高、地产预期弱、国内信用事件发酵、金融监管趋严使得市场担忧信用融资周期下行等情况仍然存在。
在经济复苏确定性逐渐显现的大背景下,未来流动性定价逻辑将转向基本面定价,成长股估值显著提升的阶段基本告一段落,我们在投资配置上将维持均衡化配置, “调整出性价比”的核心资产和产业格局较好的顺周期标的仍是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
【了解作者】
陈启明:华富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十四年证券从业经验,六年基金投资经验,成长股金牌猎手,擅长从产业思维做投资,淡化择时,专注基本面选股,重视企业商业模式与可持续盈利能力,与优秀的公司共同成长。
关键词阅读:核心资产





- 重磅!飞行汽车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 小鹏汇天获25亿融资 量产工厂年内竣工!
- 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落地,电网设备需求释放成长新空间
- 机器人双龙头催化事件持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活跃度上行
- “反内卷”预期之下,碳酸锂期货大涨5%,关注低成本的龙头企业
- 煤炭行业从“量价双杀”转向“优质产能溢价” ,打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
- 人形机器人大事件!智元、宇树中标亿元大单,行业加速推进规模化生产
- 263篇研报+38场路演!机构热捧“反内卷”,结构性牛市可期?
-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第一桶铀”成功生产下线
- 多地持续推进产业落地,Robotaxi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阶段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