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一路南下”成主力 中金研报透析资金流向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等“新经济”板块
网2月9日消息,目前,港股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伴随经济逐步复苏、中美关系修复等关键性利好因素,2021年港股的投资性价比突出,将会是市场资金追逐的主要对象。近日,中金公司聚焦主动偏股型基金,以此来分析公募基金港股投资的行业选择与个股偏好。
以下是中金公司的主要观点:
在行业配置方面,公募港股新经济持仓占八成,远超港股通南向平均水平,且持续抬升;
在重仓股方面,优质龙头公司被普遍持有,重仓持股仓位占比超七成
具体来看,
行业配置:公募港股新经济持仓占八成,远超港股通南向平均水平,且持续抬升
如图一所示,2020年港股通持股市值最高的三个板块分别为金融、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相比港股通南向资金整体,公募基金更加偏好新经济,且这一比例近年来持续抬升(图2)。2020年全年,港股通南向资金接近2/3的资金流入新经济板块(图4),远高于前几年资金流入保险和银行板块比例,由此,中金公司认为这与公募基金在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入中贡献不断增多,甚至成为主力有直接关系。
据中金公司统计的信息可知,公募基金对新经济板块的持仓逐年提升。如图二所示,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板块与港股通相似,持股市值前三的也是金融、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但占比更高。从2015年的17.5%大幅提升至2020年年底的86.8%(图5),其中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板块持仓市值最高,从2015年的6.9%和0.0%分别提升至2020年年底的43.3%和30.8%。相比之下,对老经济板块的持股不断下降,例如金融板块的增持规模从2015年的38.6%降至2020年年底的9.5%。
图1
图2
图3
图4
更重要的是,公募基金对于新经济的偏好要明显高于港股通南向持股的平均水平(图5)。2020年底,公募基金新经济的持仓比例为86.8%,远高于港股通南向整体的53.9%,这也说明公募基金相比其他港股通南向的参与者,更为偏好新经济板块。
图5
重仓个股:优质龙头公司被普遍持有,重仓持股仓位占比超七成
一方面,港股龙头公司被公募基金所普遍持有,这也体现了港股优质龙头公司的吸引力。根据2020年年报数据,在所有具有港股投资资格的624支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重仓持有腾讯控股的基金数达到217,持有美团的基金有118支,紧随其后的是小米集团(54支)、舜宇光学科技(36支)和长城汽车(35支),考虑到其他未披露的重仓持股,那么这一数量和比例可能更高。
另一方面,从持股集中度看,重仓持股仓位占比高达七成以上。从重仓市值来看,公募基金在4Q20重仓市值前10支港股为腾讯控股、美团、香港交易所、小米集团、颐海国际、药明生物、金蝶国际、华润啤酒、舜宇光学科技和安踏体育,这10支股票的持股市值占到前100支重仓港股市值的75.6%,较2020年三季度的72.5%进一步集中,更是远远高于2019年的47.3%,体现了明显的头部集中效应。
实际上,从2021年以来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入的趋向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年初以来(截止至2月7日),港股通南向资金累计流入3080亿人民币,占到2020年的52%,其中72%均流入头部的5家公司,如腾讯、中国移动、中海油、美团和香港交易所。
展望未来,预期港股的新经济龙头特别是优质稀缺标的仍将收到青睐。随着大陆新经济类公司近年持续在香港上市、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中选择东归,中金公司认为港股市场的新经济公司占比将逐渐提升,港股逐步成为大陆投资者投资中国新经济的桥头堡。同时,港股拥有A股相对稀缺的新经济龙头,以及港股独具特色的公司,对于南下港股投资者依然具有很大吸引力。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