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成股市亮点,外资最关注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

  这三大板块是最令外资兴奋的投资机会

  自去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相关计划正迅速落地推进。

  在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中国政府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为今后5年做好碳达峰工作谋划了清晰“施工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与此同时,敏感的资本市场对于相关投资机会的关注度也迅速上升。尽管中国股市近期持续震荡调整,但“碳中和”概念却成为表现亮眼的领域之一,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碳中和”或将重构中国经济

  所谓“碳达峰”,是指经济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则是指,企业等经济主体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目前,各地已经开始出台具体的执行计划,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已经明确提出碳达峰的时间点。中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国家电网也率先公布了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风险投资家、中投公司前董事总经理兼北美办事处负责人马文彦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需要一场“绿色革命”来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气候议程。

  “达成这一愿景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大规模重构,类似于2013年提出的 ‘促进信息消费’政策。” 马文彦认为,正是以该项政策为起点,中国开始由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向如今由消费和创新驱动的经济。

  “未来金融资源会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马文彦表示,同时这也需要建立许多新的标准体系,例如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绿色金融统计制度等。

  眼下,中国“碳中和”计划所带来的股市投资机遇正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共同瞩目。

  美国投资研究机构贝瑞研究中国研究总监张晏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中和”不仅是中国政府关注的发展方向,也是世界各国政府的目标。“‘碳中和’的投资机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资本,看重的都是它的确定性。”

  从具体的指标来看,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一政策推动下的需求是非常强劲而具有持续性的。” 张晏说。国际投行高盛的一项研报也指出,到2060年,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约合104亿元人民币)。

  外资关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板块

  就股票投资而言,张晏认为,“碳中和”概念之下的相关股票有很多,但核心在于三条主线:一是发电端碳减排,即风电、光伏和核电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并大力发展储能产业。该条线将始终成为是碳中和的主线。

  二是消费端碳减排,比如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最近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工业消费端碳减排,比如钢铁、建材等传统碳排放行业,通过节能减排和限产来支持“碳中和”。

  三则是环保和绿色排放。包括节能绿色建筑、绿色排放和可降解塑料等环保主题。

  “在所有这些脉络下,风电、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始终会是市场主线,也是市场增量最大的。”张晏分析说,“对于外资来讲,这也是中国目前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板块之一,不管是从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来看,这几个板块已经出现或正在形成的世界级龙头,是最令外资兴奋的投资机会。”

  从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来看,到2020年年底,全中国风电累计装机2.81亿千瓦,光伏累计装机2.5亿千瓦,风光累计装机总容量超过5.3亿千瓦。“十年内要从5.3亿千瓦增加到12亿千瓦以上,年复合增速约为9%,这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增长行业,也是内外资选择碳中和这个板块的原因。”她说。

  马文彦则认为,物联网是一个有趣的投资板块。在他看来,要追踪碳排放和碳信用,物联网将会成为整个经济未来的基础。“比如,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且该行业仍严重依赖燃油驱动汽车。而政府现阶段正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使用,这将是未来物联网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关注“碳中和”这一长期主题的个人投资者,张晏建议投资者不要被市场短期波动所左右,同时要找到成长性和确定性最强的机会,不追逐短期热点。“政策推动只是一方面,行业长期还是得靠市场驱动。总体来说,需求端的驱动比供给侧的驱动更强劲,受外部因素干扰更小。”

关键词阅读:碳中和

责任编辑:仇霞 RF1007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