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显而易见,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必然会长期利好大消费行业。人民收入提升,生活蒸蒸日上,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行业都会收益。投资、消费和出口既是推动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的增长也有利于中国GDP的持续增长。并且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住房、医疗、养老等各方面保障的完善,消费升级还会进一步带动消费往高质量消费发展。看好可选消费的长期持续增长,包括商社行业的餐饮旅游、酒店、化妆品、黄金珠宝等细分赛道和相应赛道中聚焦高品质产品或服务的公司。
共同富裕的实现也涉及到价值链的重新分配。譬如,创新要素参与分配,保护知识产权。原先消费品供应链中渠道分配到的利润占比过高,现在要压缩,受益的会是两端的制造企业和消费者。“反垄断”和“规范资本有序扩张”将同样保护并利好小企业和消费者。
共同富裕的人民生活和持续增长的GDP必然需要有持续增长的发电量的支持。而今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了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但是受资源影响,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长期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要实现碳减排目标,一方面,煤、气、油等传统化石性能源面临能源清洁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风、光、核、氢等清洁能源规模和占比要进一步提升。以光伏基建为例,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在60GW,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速在20%左右。这两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投资机会。
中产家庭规模扩大同时意味着汽车的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抬升。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速汽车的电动化,不仅让电动汽车的占比能够快速提升,而且让电动汽车使用由新能源产生的电力。所以,我们既看好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更看好新能源车将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趋势。
最后,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绿色技术总体水平还不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实现是需要不断建设的过程。央企作为碳中和战略重要的执行者,在能源基础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能源基建对于其自身而言,也是一次从传统建筑企业转型为新能源企业的绝佳良机。受益于新基建高成长,建筑央企有望迎来订单高增长和业绩高增长。
关键词阅读:诺德基金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