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首只机器人主题ETF——银华机器人50ETF10月15日起上市交易
近日,由清华大学、智源研究院、智谱AI、小冰的人工智能团队共同创造的机器人“华智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自弹自唱的视频,一夜之间火爆全网,让人为之惊叹。不得不说,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等各项数字经济领域的高速发展,“人机共存”已经在众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高度融合。在此背景下,全市场首只机器人主题ETF——银华机器人50ETF(代码:562360)于10月15日起正式上市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一键掘金机器人产业机遇的高效、便捷投资工具。
据公开资料显示,银华机器人50ETF以中证机器人指数为跟踪标的,主要投资为机器人生产提供软件和硬件的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底层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与机器人相关的公司。指数的样本股每半年调整一次,有效保证了指数的科学性及与时俱进的可行性。
截至9月30日,据Wind数据显示,该指数成分股共49只,从中信三级行业分类上看,主要为电力电子及自动化(31.0%)、锂电设备(12.5%)、服务机器人(10.9%)等;从个股来看,前十大权重股约为67.56%,权重较高的有国电南瑞、先导智能、汇川技术、大华股份、科沃斯等智能自动化领域的科技龙头企业。从指数过往表现来看,在行业景气阶段爆发力十足,曾在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的1年间区间涨幅高达187.48%;而在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近1年期间上涨24.43%,亦优于上证指数的10.88%、沪深300的6.08%、科创50的-3.53%表现。另一方面,从估值层面来看,中证机器人指数当前值为48.79倍,仅处于近5年的40.08%分位点,相比众多偏科技属性的指数而言,估值更为合理。
机器人作为时代风口上的高科技代表,无疑有着较高的投资价值,行业景气度也在持续提升。据央视财经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扩大十倍,达2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亿元。此外,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8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239249台/套,同比增长63.9%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幅明显,十年十倍的万亿成长空间,或许正在上演中。对于看好机器人这一产业领域的投资者,不妨借助银华机器人50ETF,分享该产业长期成长红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只发行及上市交易的机器人主题ETF,机器人50ETF是由八届金牛基金公司及今年业内唯一获得“量化投资金牛基金公司”荣誉的银华基金提供精细化管理,旗下量化团队管理经验丰富、具备领先的投研实力,可为该基金的运作保驾护航。
关键词阅读:银华机器人50ETF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