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三季报来啦!蔡嵩松、韩冬燕、罗春蕾、宋青、王创练等8位基金经理为投资划重点

摘要
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随着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越来越近,继续重点关注四季度芯片板块机会。

  公募基金2021年三季报进入披露高峰期,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先进制造、诺安主题精选混合、诺安新动力、诺安研究精选、诺安油气能源等基金季报公布即受到基民广泛关注,接下来小编基于研报整理了知名基金经理蔡嵩松、韩冬燕、罗春蕾、宋青、王创练等8位投资人思考以供投资人查阅。

  蔡嵩松: 远未到担忧芯片景气周期结束的时候,观察时间窗口在明年下半年

  基金经理标签:芯片设计博士、芯片一哥、百亿基金经理,从业6年

  基金经理语录:坚持科技产业投资;志做科技投资“最锋利的矛”

  代表基金:诺安成长混合,近三年收益率:176.1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2.70%,同类前1/4(68/392)

  数据截至2021.9.30 排名数据来源银河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

  伴随着芯片板块的中报披露,超高的业绩增速彻底点燃市场,整个7月对我们之前提到的产业的高景气与股价的剪刀差越来越大的修复进行了完美演绎,板块在7月底达到高点。在经历一波急涨之后,8、9月持续回落,市场对行业景气度的担忧拖累板块的走势。行业运行到现在这个位置,性价比已经比较好,叠加三季报即将来临,业绩预期继续向好。本轮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根源在于科技创新,创新需求侧的提升是线性向上的,而产能资本开支的扩张是非线性的,这就导致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而新冠疫情、美国对中国科技的封锁等因素又使之加剧,短期之内这一矛盾无法缓解,只能在新增产能陆续达产之后再动态观察供需关系。现在还远未到担忧行业景气周期结束的时候,观察时间窗口在明年下半年。

  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随着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越来越近,继续重点关注四季度芯片板块机会。

  韩冬燕:消费制造、产业数字化浪潮中的科技运用和新能源等是重点投资方向

  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证券从业年限:17年

  基金经理标签:权益女神

  代表基金:诺安先进制造,过去五年收益率147.1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45.24%(数据来源:诺安基金,基金业绩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1.9.30),荣获银河证券五年期五星评级(评级数据来自银河证券,截止2021.4.30)

  从前三个季度市场的实际走势来看,市场行情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变化。春节前市场保持去年龙头行情的惯性,春节后至3月底市场调整,行情主线发生变化,由于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超预期,新能源汽车板块3月底至7月持续表现强势。7月市场在经历调整后主线开始从新能车产业链向资源股切换,其中,煤炭、钢铁等传统资源行业因为供给受限导致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磷化工、锂矿、钴矿等与新能源有关的上游原材料则因为需求大幅扩张导致价格上涨,进而驱动相关行业表现强势。

  年初以来,我们维持市场总体震荡向上的判断,结构上,预计将在潜在风险收益比变化驱动下呈现风格的再均衡。在投资策略上,我们的仓位控制不是目标,是结构比较和个股选择的结果,结构比较是产业趋势研究和个股收益率比较之后的结果。结构配置上,我们从中长期产业结构变迁趋势、产业发展空间和行业景气度等角度选择了消费制造、产业数字化浪潮中的科技运用和新能源等重点投资方向。

  罗春蕾:三方面透析四季度对消费及医药板块逐步乐观思考

  北大医学硕士;证券从业年限14年

  基金经理语录:用“市井之心”做好大消费投资

  代表基金:诺安主题精选混合,过去五年净值增长135.9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44.01%,荣获银河证券、海通证券、晨星网、招商证券五年期五星评级(评级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海通证券、晨星网、招商证券,截至2021.4.30)

  回顾三季度报告期内,A股大部分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科创50等)都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仅上证微跌,中证500等少数指数上涨。从细分板块来看,周期类行业(钢铁、煤炭等)和新能源涨幅较大,而大消费及医药则表现垫底。之所以会有这种明显的风格分化,一方面固然是从去年三四季度逐步开始的顺周期、低估值、新能源光伏等强势股的延续,当然这种延续甚至趋势强化是与上述行业的基本面相互印证的。另一方面,实体消费的低迷虽然自年初已有迹象,但至三季度则显得更为明显,疫情对消费场景的妨碍、收入下降导致的消费意愿(今年政府对诸多行业的整顿超出预期,比如教培、互联网、游戏影视娱乐、地产及其产业链,以及受到疫情影响的大量服务业从业者)、房地产基本面下行等均导致三季度社零数据大幅走低。

  进入第四季度,我们对消费及医药板块逐步乐观了。一是从业绩角度,2020Q3是大多数消费类公司的去年业绩高点,进入Q4之后,很多消费个股的业绩增速有了逐步改善的基础。二是从基本面来看,政府已经对消费疲弱加大关切,虽然不一定出台能明显提振消费的政策,但已意识到尽量做到对疫情的精准管控,减少疫情对消费的负面影响。三是此前因各种因素影响消费意愿的人群,之前突然遭遇变化的时候必然增加储蓄、降低消费,但此后还是会寻求再就业、再调整,随着接下来的政策纠偏、人群自我调整消化、疫情改善,实体消费的改善总会到来。

  曲泉儒:把行业和公司细分四类状态,时刻谨记“逆向”和“估值“两大关键词

  证券从业年限:9年

  基金经理风格:坚持价值投资、专心雕琢精品

  代表基金:诺安新动力,过去一年净值增长45.7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6.17%,同类排行14/130 (排名数据来自银河证券,同类基金为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80%,A类,截至2021.9.30)

  今年以来市场从“分化”走向“再平衡”,以周期行业占优为主。但是分成三个季度来看,每个季度有各类占优资产,一季度以传统周期为主,前两年表现比较好的医药消费类白马公司经历了较大的急剧调整,二季度来电气设备、汽车、电子、医药生物等涨幅靠前,成长性行业相对表现更好,部分新能源、医药龙头公司二月份的急跌已经淹没在了新高之中。三季度周期归来,延续了一季度上涨的趋势,但是方向和逻辑有些变化,二季度之前围绕新能源,三季度之后主要是以钢铁、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

  从今年周期股表现来看,主要分成三类:以钢铁、煤炭、水泥、建材为代表的国内周期品,以锂、钴为代表的新能源上游,后逐渐演绎到磷化工、氟化工、纯碱等传统上游,以油和铜为代表的全球大宗品。整体来看,前两类周期表现更好,第一类国内传统周期资产的驱动力来自于“双碳”和“双控”,产能端供给受限,同时需求端表现出较强的韧性;第二类围绕新能源上游的周期受益于今年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超预期,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供需错配导致上游价格涨幅较大,带动了相关行业和公司的超额收益,甚至演绎到一些诸如磷、氟等相对传统的周期品种;第三类以油和铜为代表的全球大宗品在周期里表现一般,主要是受全球疫情的持续影响和流动性有收紧预期的影响,但往后看,这类资产的可持续性或更强。

  长期而言,我们仍看好科技及新能源板块的机会,但需要在长期空间、中期景气度之间以及估值之间寻求平衡。此外,我们还重点关注大众消费领域估值合理、数据改善的方向。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坚持价值投资,有两个关键词:逆向和估值。我们会把细分行业和公司分成“由差变好”、“好上更好”、“由好变差”以及“差里更差”四类状态,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更多去投资行业规模效应带来的“由差变好”,以及公司自身竞争力带来的“好上更好”。同时,我们始终相信市场是在预期加速和均值回归两种力量的驱使下螺旋式发展,我们更多关注价值投资里估值回归的可能。

  宋青:多个扰动因素减弱后,油价走势重新回归

  国际业务部总监;证券从业年限:12年

  基金经理标签:资深海外投资专家

  代表基金:诺安油气能源,过去一年净值增长67.1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71.66%,同类排行第3(3/60)

  排名数据来源:银河,同类基金为QDII股票型基金(A类)截至2021.9.30

  三季度报告期内标普能源指数及国际油价波动增加整体呈V型走势,经历了7月和8月的震荡下跌后,9月启动了上涨行情。

  季度前两个月份,行情的下跌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1)delta变种病毒使得欧美疫情反复,影响原油需求预期。Delta病毒先于英国扩散,英国新增确诊人数从6月初期不到3000人/天持续增加至7月中旬的超过5万人/天。随后扩散至美国,美国确诊人数从7月中旬的不到2万人/天增加至9月初的17万人/天,疫情的反复影响了市场对原油消费需求的预期。2)OPEC+出现内部分歧,市场担心原油产量变化。OPEC+组织原计划于7月初的会议就原油产量达成协议,但由于阿联酋对其减产产量基准不满,使得OPEC+谈判不断后延,直至7月末才达成了新的减产协议。3)强美元背景下,原油的金融属性收缩。6月美国通胀数据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使得市场担心美联储提前执行缩减购债规模计划,美元指数于8月持续上行。

  9月份国际油价重启上涨行情,并带动了能源公司股价表现。尽管7月和8月国际油价出现了调整,但期间全球原油库存仍在持续下降,而在前述因素对油价的扰动退却后,欧美确诊人数在9月筑顶回落,OPEC+7月末新产量协议增幅可控,以及美联储9月鸽派的货币政策指引,油价的走势重新回归至需求持续好转、供给增加可控的较强基本面中。

  王创练:遵从权益投资GARP策略,发现企业的成长价值

  诺安首席策略师;证券从业经验:25年

  代表基金:诺安研究精选,过去三年收益率171.1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9.60%,排名同类前1/4(43/178)数据来源:诺安基金,基金业绩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1.9.30

  获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获晨星网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

  排名数据来源:银河,同类基金为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截至2021.9.30

  评级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晨星网,截至2021.4.30

  近期个别地产公司的债务违约风险引发监管层高度关注,地产去杠杆导致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风险,央行三季报例会首次出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表述,预计房地产政策将出现微调,房住不炒大前提不会发生改变,监管可能在房企流动性安全上下手,不抽贷不扣留销售回款,保证存量项目顺利推进,防止房企流动性风险及债务违约风险演变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房企难以通过本次政策微调重新加杠杆,拿地、新开工及销售负增长趋势估计难以大幅收敛;另外,地方政府去杠杆政策大幅放松可能性很小,工控自动化、注塑机、机床及机器人新接订单增速逐月放缓意味着制造业投资动能减弱,地产+城投平台信贷需求占银行信贷总量60-70%,地方专项债加速大概率难以对冲地产+城投平台下降幅度,Q4社融增速将继续下行,银行风险偏好下降,经济下行力度加大,跨周期调节重点将在经济下行压力更大的2022H1。

  预计2021Q4PPI见顶回落与PPI-CPI见底回升同步出现,根据过去20年A股历史经验,滞胀环境下,A股难言乐观,结构性机会更加稀缺,未来半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市场整体横盘震荡、A股指数走平,持续景气高成长行业将有相对收益;2)市场出现下跌,低位置、少筹码及低估值防守板块相对受益,触发因素可能是经济下行超预期、地产违约潮或美国流动性收紧速度加快。

  杨琨:“周期+成长”双风格选股,深耕消费、科技投资机会

  证券从业经验:13年

  代表基金:诺安新经济,过去三年收益率为182.9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7.51%,排名同类前1/4(同类排名35/178)

  排名数据来源:银河,同类基金为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截至2021.9.30

  三季度,我们仍然维持对消费和科技板块的重点配置,主要原因是判断支配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从以地产、基建切换到以科技和消费作为经济的“发动机”。发展主线的巨大变化不会因为短期的信贷波动和疫情而变化。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市场发展,资本积累,人才培养,内需培育,中国将开始进入依托科技进行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发展阶段。这样的发展方式有别于通过加杠杆带来的经济增长。虽然技术升级和加杠杆都可以增加企业的ROE水平以及收入和利润规模,但是资本市场对其给予的估值存在较大差别。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产业升级比加杠杆的空间大,且杠杆达到一定程度是有巨大风险的。从历史上看,杠杆率很高的企业往往难以承受小概率事件的冲击。加杠杆带来的发展是立竿见影的,去杠杆也是非常痛苦的。我们现在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手段就是不再以快速加杠杆方式发展的一个微观体现。通过科技进步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消费的空间是我们未来的投资主线,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慢就是快”。

  三季度,市场的主线是周期类资产,相关个股上涨幅度较大。今年出口增长虽然逐月有所下降,但是仍然维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带动了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长。但是在“双控”等政策的影响下,周期品的供给受限,所以商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且持续的上涨。在产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化工、煤炭、有色和钢铁类公司业绩普遍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吸引了市场内的大部分资金,形成正反馈刺激股价大幅上涨。

  成本过快的上涨会使得下游企业压力倍增。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前,消费能力还有待逐渐恢复,企业提价的幅度和频率很可能无法追上上游商品价格上涨的速度。未来几个季度,中下游企业的利润增速可能会下降。若全球疫情逐渐缓解后,石油价格可能还有一次明显的上涨,从而加速推动刺激政策的退出。若原油中枢价格超过100美元/桶之后,就要准备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

  张堃:新技术加持万物互联 深耕制造业智能化细分赛道

  证券从业年限:14年

  基金经理标签:AI发烧友

  代表基金:诺安优选回报,过去一年收益率40.4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6.33%,同类排名前1/4(86/488)

  排名数据来源:银河,同类基金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60%-100%)(A类)截至2021.9.30

  诺安优选回报前期投资主要集中在AI和万物互联方向,坚持自下而上选择相关成长股。AI和万物互联两个方向并非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单纯的万物联结并非真正意义的万物互联,只有赋予其一个“大脑”,才可能提高产品智能水平与用户的使用体验,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同时,物联网所产生的庞杂数据只有AI才能够有效处理,物联网源源不断的海量数据才使得AI的自我学习和进化成为可能。

  制造业智能化是万物互联主要的落地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质量效益、转变生产方式是中国制造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发展智能制造正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庞大的制造业体量且正经历人口红利减少的困扰。在中国,人工智能在制造业智能化上的落地,可能比自动驾驶更迫切。

  我们认为在5G、鸿蒙、AI等多项新技术的加持下,万物互联是大势所趋,也将随之带来大量投资机会,因此我们将继续坚守这个赛道,努力挖掘投资标的。

关键词阅读:基金三季报

责任编辑:仇霞 RF1007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已关注
圈子封面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进入投顾圈子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