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重仓股TOP20变化!每月交易次数超5次的基民,平均收益率会下降约14%
截止到10月27日 ,公募基金三季报基本都出完了。大家最想知道的,应该就是大佬们三季度到底买了什么?持仓方式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除了这些,公募基金的规模变化,整体仓位变化、加仓空间大小,偏爱大市值还是中市值?持股是否集中?哪些行业仓位达到历史最高、最低?以及公募基金前20大重仓股的变化,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厂长帮大家把以上要点提炼、总结好了,一起来了解下:
公募基金规模变化
观察公募基金规模变化,可以了解到资金入市的趋势,也代表了市场一部分的增量资金。截止2021年三季度,总公募基金日资产净值24.23万亿,环比二季度增长3.9%。其中,股票型基金2.38万亿,环比二季度增长5%,但混合型基金三季度环比略微下降,资产净值5.81万亿,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24%。
数据来源:Wind
整体来看,公募基金整体规模依旧保持增长势头,但三季度受到市场分化、割裂行情的影响,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势头出现滞涨。
公募基金整体仓位
三季度,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为87%,混合型基金的仓位是85%,分别较二季度增加了0.2%。当前公募基金仓位处于相对历史较高的位置。除非未来有更多的资金涌入,否则基金经理能做的事儿,要么就是减仓、要么就是调仓换股,要么就是持有。
公募基金持股偏好
1、市值风格
从三季度总体成分股持仓来看,大市值企业自二季度以来持续被减仓,中小市值企业获增持。不过从当前整体公募基金的成分股占比来看,以主板、沪深300、中证100为代表的“大而美”企业,依旧是大部分公募基金重点持仓的方向。
数据来源:Wind
2、行业偏好
下图中,蓝色一列代表公募基金的钱现在都在哪些行业?中间橙色代表公募基金三季度相比二季度,这些行业是加仓还是减仓?右边红色代表07年以来,当前资金占历史仓位的多少?
比如集中了新能源的电气设备是100%,就代表现在资金买电气设备的钱,要比历史最高的时候都要多。
数据来源:Wind
三季度,化工、有色金属、电气设备、非银金融(券商保险)、房地产、军工行业,大部分资金选择了加仓,而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电子、银行行业,整体减仓。
除了这些过去的信息,最关键的是我们能从图中挖掘出什么信息或投资机会?
首先,当前基金超配某行业,说明该行业景气度好,目前处于较高历史百分位行业包括电气设备(100%)、化工(100%)、有色(97%)、军工(98%)。
在这四个景气度行业中,化工和有色属于强周期行业,本轮受益上游涨价,目前涨幅较大投资性价比低,不过多关注。
电气设备目前占比是15%,一般情况下,基金配置一个行业的占比超越20%已经是高水位了。15%的占比,后续加仓的空间越来越有限,除非有新的基金募集到更多的钱,未来大概率是内部分化或调仓换股的行情,厂长也强调过,对明年新能源行业的展望,锂电会分化,相比更看好光伏和储能。
军工目前公募的配比是2.2%,上面依旧存在比较大的加仓空间,就看基金经理会不会持续加仓了。
其次,过去消费和医药因为是很好的商业模式,内外资都很喜欢,过去的仓位均超过了20%,经过近半年的调整,不论是仓位占比还是行业历史百分位,都下降了不少,未来也存在基金经理回补资金的可能。
此外,就是下面很多持股市值占比很低的行业,资金之所以不待见这些行业,一定跟景气度有关系。但下面这些行业中,如果未来有哪些行业的景气度发生了变化或反转,那么资金加仓的空间也就会比较大。未来,厂长未来也会为大家持续跟踪不同行业景气度的情况。
公募基金前20大重仓股变化
21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的前20大重仓主要在医药和消费行业,三季度变成了电气设备、医药和消费。
数据来源:Choice
其实公募基金重仓股的变化,也代表了经济发展的历程,背后最核心的逻辑就是未来什么方向会带动经济的增长。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的从中国平安(601318,诊股)变为贵州茅台(600519,诊股),又变为现在的宁德时代(300750,诊股),反映着国内发展进程的变迁。我相信未来还会不断有新的公司爬上来,站上金字塔的顶端。
昨天,张坤的优质精选公布了三季度的持仓,一共有两份持仓,一份是更名前“易方达中小盘”三季度持仓:
数据来源: Choice
另一份是更名后“易方达优质精选”的三季度持仓:
数据来源: Choice
更名后,基金的持仓也发生了乾“坤”大挪移,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白马蓝筹股,都是好公司,也符合张坤企业价值的投资理念。关注他的基民,要用望远镜的角度去买他的基金,而不是放大镜。
其实不光是张坤的基金,投资基金本来就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要保持耐心。
像这两天市场连续调整,有的同学又管不住自己的小手了,犯了频繁交易的老毛病,认为“做点什么总比一动不动要强。”
厂长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陷入这样的误区,频繁交易才是你亏钱的罪魁祸首。
根据统计,每月交易次数超5次的基民,平均收益率会下降约14%。
备注:数据来自《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
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择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本来就是件很难的事情,一旦选错了时机,很可能会把前期积累的收益都吞噬掉。同时频繁申赎,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花掉很多手续费,提高交易成本。
所以,大家与其天天盯着“计分牌”,计较一时的得失,还不如跟着厂长,踏踏实实地学习跟踪市场和各行业,长期来看,这才是真正能让你赚到钱的本领。
来源为金融界基金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来源:金融界网 作者:hi选基厂长】(责任编辑:仇霞 RF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