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提示
1.沪深两市成交额超1.2万亿元,连续23个交易日突破万亿。钢铁、煤炭等板块拉升,节能电机概念股大涨。北交所上市公司多数收涨,德瑞锂电、同享科技、大地电气涨超10%。北向资金净买入52.23亿元,宁德时代获净买入10.57亿元居首,伊利股份遭净卖出6.72亿元最多。
2.港股成交1298.6亿港元,医药、科技板块领跌,再鼎医药跌近13%。恒大系逆市爆发,恒大汽车涨近15%,中国恒大涨超6%。大市成交1298.6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15.66亿港元。腾讯控股遭净卖出7.42亿港元居首,思摩尔国际获净买入9.58亿港元最多。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跌0.77%报17666.12点,连跌三日。南向资金净卖出15.66亿港元。腾讯控股遭净卖出7.42亿港元居首,思摩尔国际获净买入9.58亿港元最多。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跌0.77%报17666.12点,连跌三日。
3.对明年中国A股市场表现,摩根士丹利延续此前相对谨慎态度。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目前市场对企业盈利等方面存在预期过度乐观情况,但A股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主题性机会。中金公司表示,2022年半导体产业链供给紧张情况或将得到局部缓解。中长期来看,半导体需求成长动力由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转向AIoT、电动汽车、5G通信、新能源、工业等领域,新一轮芯片设计创新周期与国产替代周期有望开启。
4.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证监会将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丰富跨境投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便利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外资高度关注和认可不断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稳步流入A股市场总态势。截至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证监会正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5.极致结构化行情下,工具型产品ETF迎来蓬勃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 全市场543只权益类ETF规模达到10007亿元,这意味着,中国权益类ETF首次突破万亿关口,成为公募权益基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只产品来看,规模最大的3只巨无霸ETF分别是: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73.44亿元、446.99亿元、421.45亿元。此外,今年来还有不少行业主题ETF规模突破200亿元,包括被基民大举抄底的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今年来份额增长201亿份,规模达到324亿元,成为仅次于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的第二大窄基指数ETF。
6.光伏牛股晶澳科技一度闪崩逼近跌停。南华基金副总经理发文炮轰称,公司基本面并无任何利空,这是典型的高频量化资金割韭菜案例,几个高频量化盘据的营业部外加套着深股通马甲的高频量化资金凌厉收割。高频量化不除,市场再无宁日。
7.千亿级私募高毅资产海外投资情况曝光。截至三季度末,高毅资产在美股市场持有18家公司股票,总市值为2.12亿美元,拼多多为其第一大重仓股。三季度高毅资产与景林资产不约而同加仓boss直聘、贝壳,高瓴也坚持持有这两只标的,可见头部私募机构对互联网线上平台个股高关注度。
8.最近一周共有185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其中90只被给出明确目标价位。部分个股获得多家券商联合推荐,凯莱英被多达10家券商给出“买入”评级。
二、公募基金规模数据盘点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募基金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外商独资1家,内资公司9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全行业无论是基金规模、份额还是基金数量均创出历史新高。
三、11月以来基金高管变更
关键词阅读:创新周期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