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是分化的一年
春节前“茅指数”延续2020年末的趋势进一步拉高,市场普遍预期的困难情况并没有发生。但好景不长,2021年2月中旬开始,美债收益率、美国PMI数据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行,被市场解读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启,A股市场风格出现剧变,产业趋势确定的“宁组合”和受益流动性的中小盘公司表现亮眼,2020年领涨的白马龙头走势疲弱。全年看,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连续第三年收阳,分别上涨4.8%、2.67%和12.02%,蓝筹白马占比较高的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分别收跌10.06%和5.20%。
2021年12月政治局会议之后,投资者对于经济下行压力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观察到12月中下旬市场风格出现了一些变化,领涨全年的“宁组合”开始走弱,稳增长预期下的相关板块逐步走强。同时,受益于货币政策放松预期的中小市值公司表现也相当活跃。我们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特别是2022年一季度相关经济数据发布之后,市场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将达成共识,投资人会更加关注稳增长政策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市场将从“追求确定性”的衰退型交易转向“追求盈利性”的复苏型交易中去。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有两条主线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稳增长前提下的大盘蓝筹,特别是高ROE的优质中下游公司。
由于美联储加息时点大概率落在2022年下半年,因此2022年上半年将是国内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窗口,信用条件将边际改善,实体部门有望重回加杠杆。但经过持续两年的高景气周期后,大部分行业的供需错配将在2022年大幅缓解,这将会带来利润增速和ROE进入年度下行。考虑到PPI增速大概率在2021年见顶,CPI有望在2022年温和回升,CPI-PPI剪刀差收敛以及消费的温和复苏将伴随全年,中下游的景气度将明显回升。
二是中小市值成长风格的延续,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困境反转、估值修复。
专精特新和高端装备制造是提升生产效率、增加有效供给、降低成本的关键一环。2022年扩大高端制造业投资具有拉动内需、稳经济的作用,这一点从短周期来看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国防军工、半导体等高端制造的代表,也有望在2022年迎来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总体来看,业绩增速触底、宏观政策边际宽松的预期支撑A股,预计2022年行情仍以结构机会为主。我们认为,2022年上半年重心在稳增长,A股盈利增长趋弱,结构分化增强,聚焦成本端改善、确立盈利拐点的中游制造。而受制于美联储政策,2022年下半年国内政策或回归常态,宏观政策稳健中性,中报体现出盈利相对强度优势的行业需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阅读:富荣基金




- 供应链调整与需求反弹共振,半导体材料产业迎增长新动能
- 特斯拉在国内申请人形机器人商标,关税缓和下产业链公司迎机遇
- 苹果AI眼镜发布时间或提前,AI眼镜相关技术望加速迭代
- 多部门联合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小金属行业格局将重塑
-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近乎真人的面部表情
- 本周多场技术大会即将召开,电池龙头齐聚
- 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爆单,王兴兴透露行业现状及趋势!端到端AI成为焦点
- 重磅,军工板块爆发,多股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5亿,机构看好后市表现!
- A股避雷针: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调查,3连板成飞集成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多股公告股东拟减持
- 华为哈勃入股千寻智能,进入机器人赛道 或推动行业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