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布局公募业务 券商资管频繁挖角基金经理

摘要
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公转私”现象备受业内关注,而随着旗下公募基金业务条线的迅速发展,证券公司和资管子公司也悄然加入到抢夺公募人才的行列。近一年多以来,券商资管频频挖角公募基金人才,其中不乏过往业绩优异的投研老将。

  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公转私”现象备受业内关注,而随着旗下公募基金业务条线的迅速发展,证券公司和资管子公司也悄然加入到抢夺公募人才的行列。近一年多以来,券商资管频频挖角公募基金人才,其中不乏过往业绩优异的投研老将。

  众所周知,金融投资业务最核心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分析人士指出,出于牌照考虑,还是主动管理业务转型的现实压力,均促使券商资管发力储备优秀公募人才。而兼具公募基金运作规范和私募基金的灵活机制是券商资管吸引公募人才的重要原因。

  券商资管频频挖掘公募人才

  在与公募基金业务条线构建的同时,也促使券商资管挖角公募基金人才的现象

  开始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多以来至少有10位公募基金经理加盟券商资管。

  近期,华泰资管正式宣布查晓磊、王曦加盟,分别担任权益投资总监、多资产公募投资部总经理,引发广泛关注。从过往从业经验来看,查晓磊、王曦两位投资人士的从业经验均超10年,且都有在博时基金工作的履历。

  据悉,查晓磊先后供职于博时基金和浙商基金,具备丰富的指数和量化投资经验,曾任担任总经理助理、智能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而王曦曾在博时基金管理企业年金产品并担任多只目标收益型公募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离职并卸任多只产品基金经理。

  市场人士指出,此次华泰证券资管引援,旨在通过市场化招聘形式,选用优质投研人才,为后续利用好公募基金牌照,发挥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业务优势进行人才储备。

  近两年,券商资管挖角优秀公募基金人才并非个案。除华泰资管外,多家券商及资管子公司都在发力吸纳公募基金的优秀人才,头部券商资管尤其积极。今年3月份,兴业基金股票业务总监、基金经理冯烜离职。据了解,其已加盟天风资管,担任投资总监一职。

  而在今年2月22日,国泰君安资管公告,国泰君安君得诚混合增聘郑伟、葛瑾洁两位基金经理,这也成为二人加盟后管理的首只基金。去年12月下旬,国泰君安资管相继宣布,拥有长达16年投研经历的中信保诚基金原基金经理郑伟起任公司权益投资决策专业委员会主席、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并将全面负责国泰君安资管的权益投研工作。曾供职于鹏华基金的葛瑾洁担任公司权益研究部联席总经理,协助郑伟负责公司的权益研究工作。

  去年11月,中金基金魏孛因个人原因离职。魏孛于2014年11月加入中金基金,历任量化投资部高级经理,离职前任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记者注意到,魏孛已加盟中信证券,并已于2月8日起管理中信证券量化优选。

  此外,原东吴基金基金经理王文华已加入中银国际证券,并于今年初开始管理产品。而此前中银国际证券已引入申万菱信基金林博程、诺德基金刘先政等公募基金经理。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多时间以来加盟券商资管并开始管理产品的“公转券”案例还包括:国投瑞银基金蔡玮菁加盟浙商资管、金信基金杨仁眉加盟东证资管、长城基金赵波加盟招商证券资管、天冶基金秦海燕加入国海证券、中海基金易小金加入财通资管。

  积极发力布局公募业务

  在分析人士看来,券商资管“下血本”发力吸纳优秀公募人才背后,主要是为公募业务的布局储备优质投研力量。

  总体而言,具有公募基金背景的券商资管人士中,不少从事管理的还是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人数居多,但也不乏来自公募基金,即使跳槽到券商资管中,仍然从事“老本行”——公募与管理。当然,这也全部集中在具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资管中。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券商资管从公募吸纳人才实际上并不容易,堪称“下了血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券商资管对于储备优质公募人才的重视。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则直言,无论是出于牌照考虑,还是主动管理业务转型的现实压力,申请公募牌照,走公募化道路,成为了部分券商资管人士考虑的重要方向之一。与之而来,伴随流动的便是公募基金培养的投资精英们。

  “一方面,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持续进行,需要更多公募人才加持;另一方面,对于尚无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而言,申请公募牌照也需要做相应的人才储备,而已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近两年的快速发展更是迫切需要投研人才。”

  在大资管混业经营时代下,追求公募牌照的券商越来越多。除踊跃申请公募牌照,公募产品的布局自然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据Wind数据显示,在整体管理规模缩水的情况下,截至5月12日,有数据可统计的券商资管今年共新发66只公募产品,同比增长65%,券商资管布局公募业务的力度可见一斑。

  有观点认为,既与近两年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投资人才有关更多公募人才加盟券商资管,券商资管兼具公募基金运作规范和私募基金机制灵活的优势,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正不断增加。

  同花顺金融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资产总规模已突破1500亿元,产品数量达到270多只,仅去年就有112只产品成立,可谓逆势扩张。券商理财如此快速的扩张无疑需要人才建设的匹配,过去券商资管投资经理多半券商内部培养,近两年则加大了从公募基金引进人才的力度。

  机制吸引或是“公转券”主因

  在业内看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兼具公募基金运作规范和私募基金机制灵活的优势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对于券商资管而言,从公募基金‘挖角’不易,尤其吸纳知名投研选手难度更大。”华南一位券商资管直言,“一般来说,一只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动辄高达数百亿,而所有券商资管管理的资金规模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亿,基金经理的待遇远远高于券商,因此长久以来券商资管对基金经理的吸引力有限,对于光环加身的明星金经理更是难以形成吸引。”

  但在更多分析人士看来,券商资管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正不断增加,而机制方面的吸引或是主因。

  另一位券商资管人士介绍道,券商资管兼具公募基金运作规范和私募基金机制灵活的优势。一些头部券商资管如东方红、国泰君安为了留住并吸引优秀的人才,已制定了一套到位的、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可以将投研人员的收入与产品的投资业绩直接挂钩,从而能很好地调动起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此外,伴随着券商资管旗下公募业务条线的构建和发展,公募管理规模也在上升,同样能够培育出掌管大体量的明星基金经理,这对于不少中小公募投研人员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

  事实上,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已经感受到券商资管挖角带来的压力。“近几年,公募基金的外扩化现象十分明显,除优秀的投资经理外,不少连带着市场岗位等人才也都选择集体离开。这与券商资管行业规模急速扩张,业务条线更为复杂有着紧密的关系。”沪上一位公募人士说道。

关键词阅读:公募 券商资管

责任编辑:赵路 RF1315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