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指数哪家强?
经历了去年乃至今年一季度的低迷,港股市场在疫情好转和政策利好等积极因素加持下明显回暖,市场风险偏好逐渐回升。代表先进成长方向的港股科技股大幅反弹,以港股科技ETF(513020)为例,自今年3月15日的阶段性低点以来,三个多月时间反弹力度近40%。
Wind数据显示,在港股走强之际,南下资金也不断加码流入。5月份南下资金净买入398.55亿元,6月份至今南下资金也已经净买入超过300亿元。与此同时,港股科技类ETF基金也再次受到投资者关注,规模和成交量稳步提升。
目前市场上投向香港市场科技主题的ETF有18只,涉及跟踪指数共有4个。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这4只指数在3月下旬以来港股的这波反弹中均有不错的涨幅。4月底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A股迎来强势反弹,受益于国内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港股科技指数也进一步走强,前述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CNY)这期间涨幅26.95%,在4只指数中居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6.23
具体来看,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CNY)主要投向港股市场上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中的龙头公司,覆盖医药、新能源车、芯片、互联网等多个行业板块。其中,新能源车和医药两大权重行业分别占比22.12%、25.56%,在4个指数中占比最高,也在本轮行情中为指数贡献了较多涨幅。得益于此,跟踪该指数的港股科技ETF(513020)二级市场表现亮眼,自低点以来涨幅近40%。(数据区间2022.3.16-2022.6.2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6.23
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2/3/16-6/24
站在当前节点来看,新能源车和医药这两大板块还有望继续驱动港股科技指数行情。汽车方面,下半年,随着供给端的复工复产、原材料价格上涨趋缓、缺芯缓解、新车型上市,以及需求端的购置税催化、新能源车下乡等政策,供需两端都逐步向好,汽车销量有望明显改善。
医药方面,整体行业的估值已处于底部区间,尤其是香港上市的医药企业估值具有足够的吸引力。长期来看,创新驱动下,进口替代和国际化依然是国内医药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并且,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的长期逻辑也依然存在。除此之外,港股科技中的芯片、互联网等板块也都是国家非常重视并且持续投入的领域,中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中信证券认为,由于港股离岸市场的属性,春节后的地缘政治冲突、海外货币紧缩放大了对国内产业监管、地产信用风险、局部疫情以及中概退市法案等事件的担忧,造成港股大幅调整。展望下半年,前期压制港股表现的外部风险因素已逐渐消退,并且在内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基本面触底反弹趋势已现。
注:市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指数/基金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阅读:港股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