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需理性参与,不搏单票,对个股基本面、估值等多个维度需要均衡考量,参与定增投资一定要做组合,分散、再分散,安全性重于收益率。
9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项目越来越多,多家知名基金公司和多位基金经理的加入,让定增市场的热度再次回升。
记者注意到,此前市场情绪的低迷让整个定增市场并不好过,二级市场的震荡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定增破发,最新收盘股价一直在定增价以下徘徊。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定增市场更加考验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未来半年的时间窗口内,对于定增市场的机会仍保持谨慎态度。
公募扎堆参与定增
9月29日,华夏基金、嘉实基金、财通基金、富国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旗下基金参与中科创达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告。从获配数量来看,华夏基金和财通基金最多,分别获配336.89万股和333.98万股。中科创达是一家主营智能软件业务、智能网联汽车业务、智能物联网业务的计算机软件公司。
就在前一天,中庚基金发布了参与振江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事项公告,获配的两只基金是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和中庚价值先锋,合计获配482.72万股,是所有机构投资者中获配最高的。振江股份是一家主营风电设备、光伏设备零部件等业务的新能源装备公司。
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则参与了爱尔眼科的非公开股票发行。爱尔眼科是一家主营眼科医院的投资和医院经营管理服务、眼科医疗技术研究等业务的公司。该公司曾被多家券商唱多看好,也是很多医药主题基金常见的重仓股。
除了上述定增项目外,还有富国基金参与了震安科技(专业从事建筑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的定增项目,兴证全球基金、财通基金、诺德基金参与了云南能投(主营盐和清洁能源等业务)的定增项目。
从近段时间公募基金参与的定增项目来看,都主要聚焦于一些新能源、光伏、医药、智能科技等类型的上市公司。
建议投资者“不博单票”
相比上半年,下半年定增项目的发行节奏有所加快。但定增市场的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价遭遇大幅波动,一旦选择定增就要面临“破发”风险,即定增价长期低于收盘价的风险。
每当出现明星基金经理或者知名基金公司参与定增项目时,有投资者认为这会是“抄作业”的好机会,可以借鉴基金参与定增的时机来参与投资,但“抄作业”的风险在最近两年也很大。
据财通基金提供的数据,从仅参与单一定增“个股”角度来看,2020年发行的232宗定增标的已全部解禁,在解禁当日取得正收益标的147宗,解禁日破发率36.6%;2021年发行、已解禁标的123个,在解禁当日取得正收益的标的96宗,解禁日破发率21.95%。按月度发行节奏,解禁正收益比例在2020年7月低至41%,即破发率59%。从该组数据可看出,定增“个股”中虽不乏高解禁收益的投资标的,但“下注”单一定增标的同样有破发的可能性。
对于2022年的定增市场,财通基金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不乏白马股定增项目,但整体上仍是以中小市值居多,在成长风格或不占优势的市场环境中,更考验定增投资管理人的投研实力。“未来半年的时间窗口内,我们对定增市场保持理性,谨慎乐观”。
财通基金指出,定增市场的参与逻辑和配置价值长期存在,特别是平稳向上的A股市场更利于定增市场投资者。通过合理的投资节奏利用时间平滑价格波动,从而持续捕捉市场贝塔收益及定增折扣收益。
“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以组合投资、多资产类别的方式参与定增市场更加重要,因为定增个股投资破发概率或高于以往,定增个股投资的择时亦比以往更为重要。”上述机构强调,投资者仍需理性参与,不搏单票,对个股基本面、估值等多个维度需要均衡考量,参与定增投资一定要做组合,分散、再分散,安全性重于收益率。在组合投资方面,“固收+定增”策略渐成主流机构构建“固收+”策略的新趋势。
关键词阅读:基金





- 今日十大热股:中美贸易传来利好,PCB人气爆棚中京电子翻倍,4000亿巨头罕见涨停,8天6板妖股提示风险
- 亚洲最大卫星制造基地“强磁场”效应初显,带动5000亿元产值
- 是供给侧收缩+AI需求共振,存储芯片大幅涨价,量价齐升或将持续到2026年
- 国际巨头持续提价,POE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 公安部等部门出手,加速商用密码领域建设进程
- AI基础设施建设提速,PCB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释放
- 覆铜板行业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AI高景气带来新机遇
- 我国首个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 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硅基负极已经开始批量应用
- 脑再生科技暴涨122%,盘中多次熔断!国家药监局: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