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社保基金安全”,六位资深学者专家为筑牢基金安全风险防线献言献策
围绕“社保金融”主题,中惠社会保障发展中心系列研讨活动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昨日(10.30)来自各研究机构的专家、社保领域的专业人员、企业机构代表齐聚,以“多方协同,共促社保基金安全规范”为主题,聚焦社保基金安全规范,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指出,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9月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24万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万亿元。基本医疗(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也达到了约4万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5万亿元。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健全,社保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围绕社保基金安全,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包括内部监守自盗案件时有发生、中介机构欺诈骗保行为屡禁不止以及外部人员多领、冒领问题没有得到根治等,需要在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持续发力。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指出,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当前,社保基金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在制度、政策和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给违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受编制、经费等影响,社保系统内部基金监管人员配备不足、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突出。就这些问题,可制定规定、形成一套规范,使各地在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督管理方面有章可循。同时,还应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对举报人给予充分保护,建立监督举报机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郑伟表示,社保基金的“安全规范”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不规范的不安全,这是基础性的底线要求;二是不发展的不安全,这是兼顾保值增值的更高要求。未来在这两个层次都持续发力,基金安全就有很好的保障。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保险研究所所长、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文炯指出,社会保险是惠及面最广、所需资金量最大、专业技术性最强的社会保障项目。精算是各类保险制度的技术基础,应建立社会保险精算制度;应拓宽委托投资的险种范围,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之外的投资,健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规则;应跟踪参保人群及其结构变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疾病谱和失能失智规律变化等,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应通过健全监督制度、抓住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支撑等措施,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向春华指出,社保基金安全是社保体系安全的一个核心内容,包括制度安全、运行安全、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等。在征收环节,缴费不实是影响安全的一个因素,需要结合征收体制管理等研究探讨解决策略;在支付环节,如何准确界定“涉嫌骗保”以及追责等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在用人单位依法缴费、社保机构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可以考虑引入外部力量协助加强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资本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徐枫认为,养老基金运行过程中存在征收环节对应缴未缴情况监管不严、管理环节对贪污挪用彻查力度不够、投资运营环节绩效审计实施效果欠佳、给付环节对骗取冒领问题审查不清,以及监督追踪环节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等不足之处。他建议要结合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完善现有规定内容,制定全面具体、明确惩罚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的法律法规;建立内控监督体系,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落实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提高基金监管工作的信息公开透明度。
关键词阅读:社保基金安全


- 联想正式发布业内首个个人超级智能体,个人智能体市场加速爆发
- 世卫组织有望将减肥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产业链公司迎机遇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开赛,集中展示、检验机器人最新成果
- 开源鸿蒙开发者大会2025定档5月24日
- 欧盟频繁释放强化半导体自主信号,或加速光刻机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
- 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大金融板块获政策红利!详解券商板块的机遇
- 重磅!航天航空板块大爆发,23亿资金涌入,多家上市公司涨停,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
- 消息称世卫组织计划首次正式推荐减肥药物治疗成人肥胖症,机构看好减肥药渗透率不断提升
- 法院终裁“苹果税”松动,开发者利润将大幅提升
- 美国即将开征高达100%半导体关税,自主可控再迎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