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进化论:想要不错的退休生活,我们需要准备多少钱?
11月4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对社会发布;同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多份重磅文齐出,个人养老金在完成顶层设计后,正在不断加速落地。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我们已经有了社保,有些还在单位交过企业(职业)年金,为什么还需要个人养老金呢?大概需要准备多少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退休生活呢?今天,广发基金带你一文了解:一个不错的退休生活,需要我们准备多少钱?
这就要从养老金的替代率说起。养老金有着交多少和发多少的问题。一个退休人员领取多少养老金相比其退休前的收入比例被称为“养老金替代率”。
从这个简单的公式不难看出,这个“养老替代率”就是衡量退休后通过领取养老金能否达到退休前的收入水平。
如果一个人领取的退休养老金完全等于其退休前收入,即养老金替代率为100%,这个人的生活不会受到退休的显著影响。而如果一个人领取的退休养老金等于其退休前收入的80%,即养老金替代率为80%时,这个人的退休生活相比退休前就会略有影响。
这个比例大概在多少能维持生活品质,大概在多少又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呢?数据显示,欧美国家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约为75%,其中的35%由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金补充。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
我们可以参考以上两个数字,把55%作为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的养老替代率,把75%作为过得不错的养老生活所需要的养老替代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基础养老替代率大概在40%左右。
因此,如果我们简单按55%的目标和假设目前在45%左右的基础养老替代率来做一个简单的减法,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在个人养老金里至少实现10%-15%的替代率,要想实现不错的养老生活,则需要更高的替代率。
因此,随着个人养老金实施细则的落地,我们也应该早做打算。例如通过借助专业机构的投资力量,去力争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不构成推荐、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客观冷静,量力而为。基金、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基金、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
本栏目《投资进化论》由广发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出品,本文由广发基金FOF团队撰稿。
关键词阅读:投资进化论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