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情接近尾声,经过近一年的调整洗礼后,很多投资者关心,未来投资该去哪里?常说“投资要与趋势为伍”。在市场热点轮回和波动中,关键要跟对大方向和大趋势,在正确的道路上投资才有望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各大券商已公布的2023年投资策略看,科技成长阵营被普遍看好。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聚集地,北交所也孕育着丰富的投资机会,首只指数北证50成份指数自11月21日上市来市场反响热烈,成分股日均流通市值大幅超越北证A股日均流通市值。近日包括嘉实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在内的首批北证50成份指基发行,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便捷分享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红利的投资工具。
嘉实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所跟踪的北证50成份指数,是北交所首只宽基指数,虽然数量只有50只,但代表性突出,堪称北交所的“晴雨表”。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北证50样本股总市值、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占整个板块的比例分别为67.9%、69.0%、70.2%。
跟其他成长类指数相比,北证50成份指数成份股主要处在萌芽期至成长前期,汇聚了诸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行业集中于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TMT、高端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整体较高的行业,其中19只属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市值分布看,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股整体市值结构偏小,多数集中于50亿元以下,但成长性、创新性和研发属性突出。2022 年前三季度,样本股研发支出同比增长 45.4%,研发强度4.7%,积累发明专利近千项;依托持续稳定的创新投入,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5%、29.9%,ROE-TTM达到15.1%,显著高于北证A股平均水平,并且比同为成长风格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有优势。
目前北证50成份指数的估值处于低位,PE(市盈率)不到20倍,相比同类成长指数较低,给投资者提供了低位上车的机会。不过对想要投资北交所初创型专精特新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除了要满足“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同时具备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的门槛要求,对专业性要求也比较高。借助以嘉实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以指数化投资的形式来一键布局50只优质北交所企业,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展望后市,招商证券指出,需要更加重视科技自立自强,能够安全发展、迈向制造业高端化、聚焦硬科技的专精特新成长标的。兴业证券则认为随着重要会议明确方向,科技科创仍是主线。嘉实基金也预计,当前基本面仍处于“弱修复”阶段,流动性宽松政策或将持续发力,此时投资或正当时。同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旨下,政策支持、制度完善等将助力北交所进入正循环,引领流动性、估值全面提升。嘉实预计2023年北交所会有较多来自于高端装备制造和TMT行业的优质企业上市,整个市场的行业比重会进一步变化。
关键词阅读:嘉实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