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生产方式已面临变革!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以系统化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

  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近日在深圳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迎变局开新局共促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发表主题演讲《系统化投资在中国》。

  窦玉明指出,伴随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公募基金生产方式面临变革,行业亟需提升投资策略容量,同时提供风格明确、目标清晰的资产配置工具。系统化投资就是一种解决方案,它是介于基本面和量化多因子投资之间的一种投资方式,在全球越来越多成为投资主流。和传统基本面投资相比,系统化投资像雷达扫描,优势在于投资宽度,而传统基本面研究像聚光灯,优势在于投资深度。和传统多因子投资相比,系统化投资的α收益主要来源于模型产生的预期差,而传统多因子α收益主要来源于挖掘有效因子。

  窦玉明认为,系统化投资适合资产管理机构及个人做底仓配置。原因在于系统化投资是全行业的配置,不会偏移到某个单一行业;其次Alpha稳定性较好;最后是容量大,对于市场上热门的投资板块会自动追踪做出调整。

  系统化投资的重要性

  “为何要做系统化投资?中国居民的财富需求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转变,从过去的实物资产、房地产为主,转向金融资产。我们如何为居民提供风格明确、目标清晰的产品?这是基金行业和其他资产管理同业要做的重要的事。”窦玉明表示,“公募基金行业确实面临产能瓶颈,过去的公募生产方式相对强调基金经理的个人作用,而一个人的投资研究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能研究的股票数量也是有限的。”

  窦玉明认为,基金行业需要改变投资方式,从过去“强调个人”转向“更加强调团队”,而系统化投资是朝着这个方向转变的好策略。

  为什么要在公募基金行业推行系统化投资?窦玉明指出,公募基金适合做系统化投资且有着自身优势。第一,公募基金的研究实力为系统化投资奠定基础。公募基金的研究队伍在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中人数较多,研究能力较为扎实。这么多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成投资业绩?如果更多用模型去转化效率会更高。第二,量化投资对于系统投入的要求很高,还涉及IT系统的开发和数据的积累,系统的投入是经年累月的,积累的时间越长整体策略就会越有效。公募基金系统投入较大,研究投入也比较大,因此公募行业往系统化投资方向走是顺理成章的。

  窦玉明总结,系统化投资顺应居民财富大幅增长的现状,也能提供容量更大的策略,改变现在过多依赖基金经理个人、投资产能受限的问题。

  如何做好系统化投资

  “要把研究成果、IT资源结合,并且开发出有效的投资策略模型,让模型可以代替基金经理个人选股票、做组合,系统化投资要做好三件事,做好研究,做好系统,做好量化团队。” 窦玉明说。

  以中欧基金为例,从调研宽度来看,每年针对上市公司的调研、访谈约有2万次。从调研深度来看,也和20年前相比有天壤之别,5000家上市公司中,中欧基金深度覆盖近40%,并保持实时跟踪、深度分析。

  其次在于智能投研平台和另类数据的应用。研究流程系统化是基金公司这些年持续在做的。以中欧为例,每一个研究员都遵循标准的研究流程,类似于现代化汽车厂,遵循流程化生产,使得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共享更高效便捷。

  第三是团队赋能。中欧基金有量化投资策略团队、行业/基本面研究员团队、系统开发团队。三个团队都需要非常有经验的人才彼此磨合,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是不容易的,也需要长时间的历史积累。

  据悉,截至目前,中欧基金成立时间较长的量化策略产品均取得显著超额收益。从大盘股到小盘股,从价值到成长,各类产品都有整体布局,方便客户在资产配置时按照自身需求来匹配不同类型产品。

责任编辑:史文瑞 RF13549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