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基金火了,年内最高涨幅达30%!

  今年以来“中特估”主题基金表现可圈可点,名称中带“央企”、“国企”的基金年初至今涨幅超10%、20%的有不少,表现最好的达到30%左右;同时场内十多只相关ETF今年获得近39亿元的资金净买入。上周,华泰柏瑞中证央企红利ETF累计申购份额超20亿份,启动比例配售;本周,汇添富、广发、招商旗下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正式发行,也受到投资者关注。

  机构看好“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投资价值,尽管短期有波动,但是从其估值、盈利、股息率、市场环境等方面来看,仍有不错的投资性价比,但预期后续行情会分化。其认为基金持续投资优良的低估值央企资产,回报率高于同类平均,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被动和主动基金的布局机会,但不建议短期追涨杀跌,尽量保持组合的风险分散。

  看好“中特估”投资机会

  多维度支撑行情持续性

  去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谈及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问题时表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开始被A股投资者关注。

  今年以国企、央企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各类中字头股票涨幅较大。Wind中特估指数今年以来一路上扬,一度涨幅超过35%,表现非常靓丽,但其最近高位回调,上周已拉出多根阴线,也让投资者担忧其行情的持续性。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尹浩分析,上周调整的“中特估”代表性板块包括建筑、石油石化、交运、运营商、券商、银行等,调整的核心原因是:一方面,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修复程度仍有担忧,而“中特估”板块中顺周期标的也较多;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路径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外围仍存扰动因素,对A股的风险偏好形成压制,前期走高的“中特估”板块存在获利了结压力。但从中证国企指数的估值水平来看,当前市盈率12.4倍,市净率1.21倍,而万得全A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8.0倍和1.64倍,“中特估”板块整体估值仍然低于全A。往后看,从一季报来看,部分“中特估”企业表现出较强的业绩成长性,在估值仍然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短暂调整后,行情持续性仍有优化的基本面作支撑。

  嘉实基金表示,“中特估”板块前段时间行情持续发酵,有个股曾创出历史新高,短期情绪过热也有回调的必要。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只能是阶段性炒作行情,其股价明显回落。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部分央国企的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建议从中长期视角来审视“中特估”投资机会。“从市场表现看,央国企经历了这波修复,当前估值仍处于并未高估的分位水平。截至5月11日,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TTM为10.65,位于近10年48%的分位水平。后续行情预计会出现分化,比较看好业绩好的‘中特估’公司。”

  南方中国国企ETF基金经理龚涛认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行情基础逻辑是长期的估值范式重构引发的。国资委新的“一利五率”考核体系注重国企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提升;一带一路战略有望给化工、建筑、能源、钢铁等重资产国企启动第二成长曲线、全面注册制下国有企业永续经营的优势将被市场重新定价。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央企是攻坚“卡脖子”技术、推动国产替代浪潮的主力;同时国有企业肩负使命,具有民生属性,承担社会责任。

  事实上,不少央国企近年来业绩表现也不错,基金经理认为有较好的基本面支撑未来行情的持续性。

  嘉实基金表示,从年报和一季报看,“中特估”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分化,中字头大部分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也有小部分央企因为面临疫情和周期波动等原因,出现业绩阶段性滑坡。“中特估”概念公司去年整体财务表现,与国资委披露的央企效益平稳增长的趋势相一致。据统计,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5%。“年初的国资委会议推动‘一利五率’考核指标落地,从过去关注规模+杠杆率,转为更加强调效率+效益,不少央企的其他财务指标也悄然变化,包括资产负债率稳定控制、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研发投入上涨等,这表明央企业经营效率在实现稳步提升。”

  尹浩称,从年报和一季报的盈利情况来看,国企整体/央企/全A的2022年年报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分别为0.70%/10.27%/-5.72%,而2023年一季报则分别为7.80%/7.90%/4.12%,总体来看,整体国企尤其是央企盈利维持韧性,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而从股息率来看,截至2022年,国企/非国企的股息率均值分别为1.86%/1.53%,其中地方国企/央企股息率均值分别为2.02%和1.61%,均高于非国企。

  主题基金受到资金热捧

  建议长期配置、保持组合分散

  与此同时,“中特估”概念相关的基金产品今年也受到投资者关注。这类基金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名称中带有“央企”、“国企”或“红利”等字样;其以投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为主,涉及建筑、能源、电力、通信、军工、银行等板块,投资多为具有强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特点的价值蓝筹股。

  被动基金方面,南方、平安、国泰旗下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国泰、华夏、银华中证基建ETF,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等今年以来涨幅都超过了20%;还有富国、嘉实旗下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广发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等今年表现较好。主动基金方面,金鹰红利价值、招商国企改革、华宝红利精选等今年表现突出。

  同时,相关场内ETF也获得资金净买入。Wind数据显示,截止5月12日,场内15只名称中包含“央企”、“国企”的ETF合计最新规模达到355.05亿元,相比去年年末增长了近26%,年内合计吸引资金净流入高达38.56亿元。其中,国泰央企共赢ETF年内资金净流入超过12亿元,南方中国国企ETF、广发央企创新ETF资金净流入也逼近10亿元。

  上周,华泰柏瑞中证央企红利ETF公告称,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超过20亿份发行上限,将启动比例配售。还有,本周,汇添富、广发、招商旗下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正式开始发行,也受到市场关注。

  关于“中特估”相关的基金的投资价值,尹浩表示,基金持续投资质地优良的低估值央企资产,回报率高于同类平均,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投资者一方面可以抓住“中特估”主题相关ETF的推出机会,进而配置“中特估”优质标的;另一方面,在“中特估”主题相关基金中,稳增长相关和数字经济相关板块占比较高,将受益于经济复苏与国家产业政策支撑,投资者或可持续关注。

  基煜研究称,今年以国企、央企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各类中字头股票涨幅较大。其背后的本质是传统行业的低估值股票过去几年一直受到大家的冷落,如今这些股票的投资性价比增加。但是“中特估”主题波动较大体现了投资者的交易情绪提高,从表现来看,截止5月12日,目前中证红利指数的PE(TTM)为6.25倍,处于过去10年20.31%和过去5年31.10%的分位数水平,该板块在经历今年以来的上涨后,目前估值分位数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投资者在投资相关主题基金时,仍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周期,深度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品种,避免受到市场情绪影响盲目追高。”

  关于如何布局“中特估”相关的基金,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表示,“中特估”概念股中很多是在传统行业中具有关键性、系统性作用的央企、国企,虽然盈利能力和业绩都很稳健,但是主要布局在传统成熟产业,长期以来营业增速相对低于新兴产业中的公司,因此市场的预期较低,估值弹性相对较弱。但近几年来,随着央企、国企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强创新,这些企业的性价比也在不断提高,市场也看到了这些企业更高的潜在价值,因此做了修正。“我们也看好‘中特估’概念股的长期表现,不过,在基金配置时,我们仍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做短期的追涨杀跌,尽量让组合保持较高的风险分散性。”

  嘉实基金认为,单纯依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不够的,还是要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进行判断,才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我们认为‘中特估’更多是一种估值加成,如果国企本身质地较好,其会带来一定的估值溢价;若国企本身质地相对较差,也可能会加大估值的波动。其实,我们去看过去大家的投资体验,确实按照历史经验,经常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所以,还是提倡大家通过组合配置、定期定额、长期持有等方式能够增加投资回报的概率。”

  最后附上相关主题基金今年以来表现,仅供参考,小伙伴们还是要基于长期去看基金业绩表现。

  这类基金火了,年内最高涨幅达30%!

 

关键词阅读:基金

责任编辑:张振江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