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18年的“单边熊市”和2019年的“结构性牛市”,公募基金2020年迎来了空前爆发的大年。公募基金业绩亮眼,爆款基金频现,全行业管理规模也再上“新台阶”。在牛年首月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
春节之后的牛年行情来看,钢铁、煤炭、建筑、地产等顺周期领域表现突出,中小盘股春季也上演“逆袭”行情,给公募基金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整体出现较大的跌幅,表现惨淡。 截至3月17日,正是牛年一个完整月,在此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下挫超10%。
数据显示,2月18日至3月17日,主动权益基金中,净值跌幅最大为27.12%,而表现最好的收益率为12.77%。在全部纳入统计的4716只主动权益基金(各类型分开计算)中,只有263只基金获得正收益,占比为5.58%。
在这一个月的极端行情中,“低估值价值派”基金经理开始逆袭,引起市场关注。如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在牛年首月业绩超12%,表现突出。
在2月18日至3月17日期间,曹名长的中欧成长优选回报和丘栋荣的中庚小盘价值净值涨幅均超8%,也受到市场关注。而在去年因坚守低估值策略,中欧成长优选回报和中庚小盘价值在2020年的净值增长率只有23.35%和37.44%。
深入评价一只基金表现,中长期业绩是一个重要标志,三年、五年业绩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虽然近期有所回调,但是一大批主动权益基金五年和三年业绩仍可观。
截至3月17日(仅统计披露了3月17日业绩的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近五年业绩最强的是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鼎益,虽然在牛年以来该基金净值跌幅超22%,但是近五年仍有329.81%的收益。紧随其后的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过去五年净值涨幅也达到328.58%。
本栏目聚焦公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选取热门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在下方吐槽墙留言、投诉。金融界基金将充分发挥媒体监督职能,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将问题反馈至相关基金公司、第三方销售机构以及监管层等,督促相关机构解决问题,切实保障用户利益!